新闻中心 > 最新消息 > 正文

人民日报调查制度性交易成本:种类繁多暗藏灰色地带

2016年05月09日15:12  来源:人民日报经济社会

5034

  最近,“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干了件大事儿。我们派出强大的记者阵容,分赴浙江省的杭州、嘉兴和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对53家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状况展开了深入调查。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多家企业表示,最难降又最应该降的成本,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因为,原材料成本占比大,但近年来价格基本稳定;人工成本上升明显,但这是大势所趋;而制度性交易成本种类繁多、弹性较大,还暗藏着“灰色地带”,正成为当前企业的最大困扰。

  什么是制度性交易成本?

  先让经社君(ID:rmrbjjsh)做个小科普,什么是制度性交易成本?

  简而言之,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叫体制性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制度、规章、政策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因此,这是企业自身努力无法降低的成本,只有依靠政府深化改革、调整制度、政策,才有可能为企业减负。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中,“降成本”位列其中,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又是降成本组合拳中的第一招。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呢?

  “中国经济能成功跻身世界前列的真正秘密,就是通过改革开放,系统、大规模地降低了我们的体制成本。但是在高速增长当中,我们在其他方面的体制成本就像很多成本曲线一样,下降以后又升上去了。如果不把这条成本曲线向下推,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就会受到损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认为,系统性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渡过难关、争取中国经济更好未来的关键所在。

  降成本的好政策落实有多难?

  “降成本难啊,拿着红头文件找不到庙门。”前不久,郑州一家服饰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先生被泼了一盆凉水。

  原来,今年3月,郑州市政府下发了《郑州市降成本优供给推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取消了工业企业厂区范围内容积率、厂房高度的上限指标限制,并且鼓励多种形式的出让。

  王先生拿着文件,兴冲冲地跑到规划局,想调整一下厂房规划,把部分工业厂房出租。

  谁知,办事人员却说:“我们没收到这样的文件,办不了。你让市里专门给我们发一个文件,就给你办!”

  “上面政策和下面落实有时是‘两张皮’。去省里市里开会,企业觉得很温暖,开完会回来却发现不少事情推不动,基层办事效率比较低。”王先生有点无奈。

  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约600项,提前两年多完成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调查中,八成以上的企业反映,多次简政放权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所下降。然而,也有一些简政放权举措在落实中被困在“最后一公里”,有时甚至导致好政策成了“空头支票”。

  减负政策为啥成“空头支票”?

  经社君(ID:rmrbjjsh)调查后发现,由于这些原因,减负政策沦为“空头支票”,让企业家们感觉好政策只能高兴“三天”。

  1、基层底子薄,部分权力下放后“接不住”或“不想接”。

  受访企业普遍反映,取消审批事项对企业降成本帮助很大,但有时还是没有“松绑感”。审批权从国家层面下放到省、市、区,但审批事项往往没有减少,企业经常会面对基层办事人员少且没有能力办理的状况,有时甚至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扯皮”。

  “有的审批权从省里下放到县里开发区后,工作人员干脆对企业说,‘我们还没弄明白呢,你们先等着吧’。可是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哪儿等得起啊。”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如此感慨。

  2、松绑表面化,似乎带来了便利,但实际上企业成本没有降。

  近年来,行政服务大厅在各地兴起,目的是让企业办事少跑腿更快捷。

  不过,在企业看来,“一些服务大厅只是一个领表格的地方,真正办事还得去这局那局,盖几个章还得跑几个地儿。”

  本是提高效率的一些网上申报,也让企业直言“耽误时间”。调查中,河南一家食品企业以某项工商年检为例说,“以前要准备好材料跑到工商局现场办理,现在网上申请就可以了。看起来省事了,可网上申请要30天才能批下来,以前跑一跑反倒一周之内就能办完事。要知道这类审批年检,每年企业有几十项,要是每项都要30天,这一年就别搞生产了。这时间成本不也是成本吗?”

  3、文件缺细则,政策出了一箩筐,企业仍只能画饼充饥。

  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落实难,也有缺少配套细则和具体措施的原因。中国一拖财务总监姚卫东坦言,一些降成本的好政策,因为没有细化,对企业来说犹如画饼充饥。“比如驻外合资企业境外融资渠道进一步放开,这是大好事。但是人民币资金池、外币资金池与企业税收等政策如何衔接没有配套细则,企业根本不敢做。”

  (记者白天亮、王政、陆娅楠、左娅、刘志强、赵展慧报道)

文章关键词:资金池;降成本;灰色地带;交易成本;制度性 责编:谢瑜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全国21省份公布上调养老金 河南每人每月增加70元

    日前,河南省公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方案,2015年底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70元。北京、上海、广东、云南、广西等多地明确发放时间表,部分地区表示要在9月底前将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 全国21省份公布上调养老金 多地明确发放时间表

    日前,河南省公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方案,2015年底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70元。北京、上海、广东、云南、广西等多地明确发放时间表,部分地区表示要在9月底前将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 全国21省份公布上调养老金 多地明确发放时间表

    多地明确表示要在9月底之前将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 网络借贷根本大法开始征求意见

    借款人应当配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出借人对融资项目有关信息的调查核实,保证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十六条 [客户资金存管] 借款人、出借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资金存管机构、担保人等应当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 引理财资金入市为误读

    12月4日晚间,有消息称银监会加急发文鼓励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投资,在股市一片疯狂的当口,甚至有人直接理解为,银监会鼓励理财产品进入股市,并由此判定为股市另一重疯狂利好。按照新的《征求意见稿》,对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计提比例不等的准备金,其中预期收益率产品计提比例高达管理费的50%,其他种类产品计提10%。

  • 敲定五大监管框架

    截至2014年9月末,我国共有第三方支付机构269家,前三季度共发生支付金额24.1万亿元;全国P2P网络借贷平台1400余家、融资余额超过1100亿元,全国范围内活跃的股权众筹平台超过20余家。

  • P2P跑路潮再度袭来10月38家出事 创新高

    与此同时,传统的P2P平台则抱团取暖,昨天,中国小额信贷联发布P2P行业自律公约,130家P2P机构承诺合规化经营。从地域上看,山东、安徽、福建、浙江四地的民间利率较高,9月份突破了28%,金融机构众多的北京地区民间借贷利率则是16个省份最低的,9月份为22.26%。

  • P2P跑路潮再度袭来10月38家“出事”

    与此同时,传统的P2P平台则抱团取暖,昨天,中国小额信贷联发布P2P行业自律公约,130家P2P机构承诺合规化经营。从地域上看,山东、安徽、福建、浙江四地的民间利率较高,9月份突破了28%,金融机构众多的北京地区民间借贷利率则是16个省份最低的,9月份为22.26%。

  • 十年后最贵与最便宜的是什么?

    有篇文章在网上流传,标题是《10年后,最便宜的是房子》,该文深受未置业、想置业的年轻人的追捧,觉得非常解气。目前M2增速是13%,社会财富年增值官方数据是7%(GDP),扣除地方虚报的水分也许只有6%左右,13%—6%=7%,这大概就是中国的真实通胀率。

  • P2P监管首提十原则:需实名登记 平台不得担保

    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首次提出P2P行业监管的“十原则”,包括“投资人与融资人都要实名登记”、“P2P机构不得以自身为投资人提供担保”等原则。要落实实名制原则,投资人与融资人都要实名登记,资金流向要清楚,避免“洗钱”;

  • P2P网贷的风险与防范

    问题的焦点并不是转让与否,而在于许多平台出现了职业投资人,即该投资人并不是以获取未来利息收益为目的并承担一定投资风险的普通投资人 对于某些平台企业对方宣传的商业银行资金托管的实质,也仅是企业宣传的手段,并不能看作银行对平台企业信用的一种背书。

  • P2P监管细则:底线监管原则加行业前置准入制度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除了一贯坚持的底线监管原则之外,银监会正在尝试对P2P行业设定一定程度的行政准入门槛。除了底线监管原则之外,李志磊在2014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还提出了行政准入制度的监管设想。

  • P2P网贷平台陷短命怪圈 跑路平台频繁而短命

    P2P(Peer to peer)网贷平台的狂飙突进,令其跑路倒闭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 相关参会人士表示,P2P行业由银监会监管,具体的法规或细则在明年底前应该就会发布。

  • 银行业百计拉存款

    端午节,小张陪几个资金大户去了黄山、三清山,6月底,还要去浙江丽水观光。

  • 银行业百计拉存款 唯恐“6·20”钱荒重演

    端午节,小张陪几个资金大户去了黄山、三清山,6月底,还要去浙江丽水观光。在过度追求规模膨胀、对存款过度考核和激励的指挥棒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加大,一些掌握资金资源的关键人物容易被拖下水。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