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六方面 > 正文

深改三年,展示中国信心

2016年09月22日15:06  来源:光明网

5034

  在全面深化改革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攻坚克难、冲破藩篱,铆足干劲不停息、不懈怠,改革正以劈波斩浪之势给中国信心,给世界惊叹。

  1.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这是基于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研判。

  横向看,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不是经济强国。纵向看,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考验,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新突破——

  在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三大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深入阐释,指出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新常态”趋势性变化。

  那么,如何科学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面对外需空间不足,内需潜力有限,一味靠增加投资来改善总需求的路子已走不通了;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却依赖进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次重大创新。怎么推进是关键。简言之,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从长远看,就要把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创造新的生产力。

  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到“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2.实践创新:改革力度、深度前所未有

  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企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近三年来,改革之广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

  在上海,自贸区成为改革创新的一张亮丽名片。截至今年4月底,区内累计新设企业3.5万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500家。

  在重庆,新供给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显现。截至6月底,GDP增长连续十个季度全国领先,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

  在河北,一场去产能的攻坚战正在打响。上半年,钢铁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3.7%。按照目标,到2020年,该省钢铁产能要压减到2亿吨以内。

  最新数据显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任务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去产能看,前5个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4%,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量同比下降8.4%。

  从去库存看,今年以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达到850亿元。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实现连续4个月减少。

  从去杠杆看,国家相关部委正在研究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综合措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和措施,实现标本兼治。

  从降成本看,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3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22元。

  从补短板看,精准扶贫、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正在加快……

  改革,正赋予经济更大的动力,给予百姓更多的“获得感”。

  3.制度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近三年来,改革勇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企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

  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简政放权改革向纵深推进。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截至今年5月,国务院部门近三年来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超过三分之一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了85%,个人和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了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蹄疾步稳。从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有企业改革呈现加速态势。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广东等25个省市制定细化国企改革方案;截至7月中旬,有50多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今年内中央企业户数有望整合到100家以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实践证明,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我们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收获更多信心和希望。

文章关键词:粗钢产量;硬骨头;实践创新;国企改革;新境界 责编:王芳菲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二季度经济“回暖可期” 4月回升趋势延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针对4月制造业PMI数据再升0.1个百分点至50.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这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趋稳。

  • 钢铁:9月下旬粗钢产量小幅上涨至215.2万吨

    核心观点投资逻辑、关键假设及主要预测:钢铁行业基本面的核心驱动因素为日均粗钢产量229万吨,关键假设目前粗钢产能约为9.2亿吨左右,我们预测2013年10月份粗钢日均产量为215万吨。

  • 行业兼并重组意见发布

    在汽车、钢铁、水泥、电解铝和船舶行业,《意见》明确了2015年前,行业内前10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目标,分别是90%、60%、35%、90%和70%。在汽车、钢铁、水泥、电解铝和船舶行业,《意见》明确了2015年前,行业内前10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目标,分别是90%、60%、35%、90%和70%。

  • 行业兼并重组意见发布

    在汽车、钢铁、水泥、电解铝和船舶行业,《意见》明确了2015年前,行业内前10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目标,分别是90%、60%、35%、90%和70%。在汽车、钢铁、水泥、电解铝和船舶行业,《意见》明确了2015年前,行业内前10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目标,分别是90%、60%、35%、90%和70%。

  • 钢价现技术性反弹 难言见底

    经过前期大幅下跌,钢价在4月初出现技术性反弹。1-3月国内原矿产量1.83万吨,同比增长4.62%,铁矿石的总供给量累计同比增长12%,然而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长仅4.3%,预计1-3月生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不到1%,可见铁矿石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由于原料价格反弹力度不及预期,大大改善了钢厂的盈利空间,产量和库存压力迅速再次成为制约钢价反弹的压力。

  •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加剧

    “2012年的钢铁工业总体就是‘高成本、高产能,低增长、低效益’的局面,然而钢铁行业的投资却仍处于高位。张长富指出,今年1~10月,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8%,总体上处于盈亏平衡点。

  • 钢厂扩产积极扭亏意愿强烈

    “8月份以来,国内粗钢产量增速总体有所放缓,8、9、10月份国内粗钢日均产量分别为189.4万吨、193.2万吨和190.63万吨,较6月份200万吨的日均产量水平明显回落,钢厂库存也有所减少。

  • 钢回调风险将加剧

    自9月初止跌反弹以来,期钢一直维持区间振荡格局,重心略有上移,但是上方3700—3750元/吨一线压力非常明显,短线期钢仍将维持振荡偏强格局,但是如果政策不兑现,中线钢价有回调风险。

  • 8月份经济“成绩单”如何?权威解读来了!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3%,加快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6%,增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 重组在即武钢宝钢持续"瘦身" 武钢加快减员幅度

    近日,正在筹划重组的两大钢铁巨无霸持续推进“瘦身”行动。在大幅度的减员努力下,“亏损大户”武钢集团业绩有所好转,根据武钢集团官微公布的消息,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7.03亿元,超额完成预算进度。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