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做好博物院的"小话筒"和"管家婆"

2016年05月23日09:28  来源:映象网

5034
  • 1/7 全体志愿者合影。

  • 2/7 在学校讲座中同学们和“国宝”亲密接触。

  • 3/7 志愿者为观众进行展览讲解。

  • 4/7 志愿者们参与到广场活动中。

  • 5/7 博物院为志愿者开设的培训班。

  映象网快讯(记者 王邵怡 文/图)首届中国考古大会将世界考古的目光都引向了郑州,而在河南博物院有这么一群人,一直默默地推广着河南的考古文化,他们就是河南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

  “河伯”、“河粉”、“御姐”,你能把这些词和博物馆联系起来吗?因为志愿者团队,从前在大众眼中庄重、肃穆的河南博物院呈现出了不一样的一面。

  十多年前“河伯”与“河粉”的结缘

  “河伯”其实是志愿者和网友们对河南博物院的爱称,而“河粉”自然就是河南博物院的“粉丝”。随着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微博的开通,这个平日里不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河南博物院一时间成为了郑州的“网红”。

  2011年11月,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的官方微博正式开通,迅速网罗了一群历史和文博爱好者“凑热闹”,但是早在微博开通的7年前,也就是2004年,河南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就成立了。

  2004年,河南博物院古罗马文明展开展在即,以服务展览为契机,省博物院招募了第一批志愿者。之后的每一年里,博物院都会招募一批新的志愿者,不断为志愿者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

  目前,河南博物院招募的志愿者已经有100多位,志愿者中有老师,有大学生,有电视台主持人,有银行职员还有退休的老人。关军和李海东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李海东是银行从业者,目前他可以算得上是志愿者队伍里的“元老”。2005年李海东在报纸上看到博物院招募志愿者,虽然自己从事的行业和博物馆之间看起来有着遥远的距离,但凭着自己对历史和文物知识的爱好,李海东报名并通过了选拔,成为一名河南博物院的志愿者。

  不同于李海东的“干脆利索”,关军与省博物院的“牵手”故事则曲折的多。关军是郑州一所高中的地理老师,2010年他在省博物院参观,偶遇自己在这里做志愿者的学生时才得知省博物院有志愿者队伍。

  关军在学校里负责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引导下结识了许多省博物院的志愿者,也因此关军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了创新,邀请志愿者到学校讲课,甚至带动了许多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长时间的接触下来,关军也和省博物院的志愿者团队成为了朋友。许多志愿者劝关军一起加入志愿队伍,但是他犹豫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老师,做好本职工作十分重要。而且我现在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业余时间实在不怎么充裕。”但是因为长时间的接触,关军被志愿者们的热情所感染和打动,终于在2012年成为了省博物院的一名志愿者。

  做讲解做宣传做服务 努力做好“河伯”的“管家婆”

  “博物馆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作为志愿者应该成为博物馆和参观者的一个媒介。”关军坦言,“我作为一个老师,我特别喜欢跟小朋友讲这些东西,我觉得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让我们的博物馆走向青少年人群,是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做讲解和宣传,是省博物院志愿者们志愿服务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大中小学都是他们的推广目标。

  李海东认为,现在社会上对博物馆的推广度还不够,许多孩子和家长都需要“补补课”。想要实现民族的腾飞,必须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发源和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关军很关注博物馆对学生的吸引力,他认为传统的博物馆讲解因为专业程度高且多是面向大人,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并不强。“我觉得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秉承这样的信念,他成为志愿者之后,专门研究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参观者的需要,准备不同的讲解风格。

  “我们许多学生现在一说来博物馆参观都是背着干粮来的,打算进去就不出来了。”说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关军的脸上是隐藏不住的笑意。

  现在,省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的微博开通以后,更是扩大了志愿者们对文物历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包括设置“九大镇院之宝”、“禁止出国64件文物”、“御姐妇好”等微博话题来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和普及,也迅速网罗了一批“90后”的粉丝。

  除了知识普及,志愿者们也在做着许多的其他服务。“我想找昨天许宏老师讲座的PPT去哪里找啊?”“农业路修路了博物院还对外开放吗?”“唐三彩的展览结束了吗?”

  面对网友们形形色色的问题,志愿者们都保证能够尽快进行协调或者解答,俨然一副“河伯”的“管家婆”的模样。

  “如果有一天不做了会遗憾”

  做志愿者的时间长了,志愿者们多多少少也患上了一些“职业病”,总是特别希望每一个到博物馆的参观者都能不虚此行,关军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去博物馆一定要找讲解。”

  有一年他到故宫博物院参观,遇到一家三口在参观,孩子问了父母一大串问题父母却答不上来,关军在一边看着替他们着急,实在忍不住了就上前跟孩子父母说租一个讲解器吧,孩子父母采纳了他的建议给孩子租了一个,“当时我就笑了,告诉那对父母进博物院参观一定要人手一个讲解器,要不这一趟就白来了,太可惜了。”提起这段,关军自己也直乐呵,“这就是当志愿者得的职业病啊。”

  除了“职业病”,关军和李海东都坦言,自己收获的更多的是满足、友谊和快乐。

  李海东说其实亲戚们也有一些人不理解志愿工作,“他们觉得我有这时间在博物院光出力不挣钱,还不如多在本职工作上多放些精力。”

  但是李海东却不这么想,“人不能只追求利益,更需要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我做志愿者不是把它当做一个工作,这是我的热爱。”

  关军孩子对于爸爸是志愿者这件事也感到很自豪,“我家孩子现在可崇拜我呢。”

  现在河南博物院一共有100多位志愿者,他们年龄相差悬殊,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却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相处在一起。

  每周六,志愿者们都会进行一个历史沙龙,每周会有不同的志愿者主讲。每次沙龙结束后,志愿者们都互相点评、提意见,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们也都毫不吝啬与新的志愿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帮助主讲人更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演讲内容。

  “做志愿者久了,了解历史多了,对我们自己的人生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关军说自从做了志愿者以后,自己在心态上开放了许多,“我们看了那么多历史的更迭兴替,自己生活上再遇到点什么事儿就觉得不是事儿了,日子开心多了。”

  “我想我会一直把志愿者的工作做下去的,如果有一天不做了我想我会很遗憾。”李海东说这是他的心里话。

文章关键词:博物院志愿者;小话筒;管家婆 责编:谢瑜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