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河南没有海,但是咱河南人不能不知道海参——来自大连平岛海参,产于北纬39°,这一纬度带的海水富氧,温度和盐度都适中,地域环境得天独厚,生长了世界上最优质的海参。

大连平岛的海参,拥有完美的倒三角形态,4排参刺,满筋满肠,能切出完美的横截面,一只手都握不住的肥美……

而春季第一捞的海参就更珍贵了。因为经过一个冬天的封海,海参积累了丰富的营养,肉质肥美,口感筋道,食用起来更易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春季第一捞的海参产量非常的少。
那么春捞海参在市场上卖多少钱呢?小编手一抖,上网搜了一下:

乖乖哩!这价格一出来,小编吓得赶紧关掉了电脑
前天是清明。明前茶,贵如金!明前毛尖,是毛尖中的极品!无虫害侵扰,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

那么正宗的明前毛尖茶,在市场上卖多少一斤?小编表示看过之后,下巴又掉在了地上!!!

海参是如此美味,茶叶是如此醇美,但是价格却是辣么辣么地贵,难道咱普通市民就只能“望价兴叹”吗?
当然不是!
从3月份开始,河南广电欢腾购物频道推出了走进原产地的系列活动,频道商品采购人员,北上大连,南下信阳,走进原产地,给观众谋福利。

市场上几十元、上百元一头的春捞的海参,欢腾购物频道直接从大连平岛的春捞现场采购,不但保真保鲜,而且价格便宜——105头海参的价格是1399,便宜到一头只要十几块钱。

而在专卖店里卖到3000多元一斤的明前毛尖,欢腾购物从信阳龙潭的毛尖原产地采购,现场采摘,现场炒制的顶级明前雪芽,保真保质,一斤的价格也只有1099元!



今年1月18日,河南广电欢腾购物频道从“心”出发,推出走进原产地系列活动,把最正宗的商品带给观众,无论是采摘、捕捞,还是加工、发货,欢腾的团队都在一线,全程监督,保质保鲜,更重要的是,走进原产地就可以直接对话生产商,拿到最优惠的价格,既保证物美,又做到价廉。
河南广电欢腾购物商品开发人员说,欢腾购物要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古训,真正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欢腾购物频道还要把走进原产地的活动进行到底!把更多的福利带给小伙伴们。
物美是前提,价廉更是必须滴!给观众们谋福利,欢腾一直在努力!

随着清明节过后,国内春季海参迎来捕捞上市高峰期。
佛跳墙菜的原料有18种之多: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肫、冬菇、冬笋等等。烹调工艺非常繁复:先把18种原料分别采用煎、炒、烹、炸多种方法,炮制成具有它本身特色的各种菜式,然后一层一层地码放在一只大绍兴酒坛子里,注入适量的上汤和绍兴酒,使汤、酒、菜充分融合,再把坛口用荷叶密封起来盖严,放在火上加热。
近日,大连市部分海参养殖户用抗生素喂养参苗等问题被媒体曝光。刘春宝称,“在育苗阶段,有些海参养殖户为了减少苗种病害和死亡率,会在水中投放抗生素。” 刘春宝认为,大量投放抗生素来维持海参生长、减少病害,主要是在育苗阶段。
2014年1月28日,都柏林,一名海参采集者正在向我们展示两个海参。2014年3月21日,都柏林附近,工人们正在搬运一艘建设中的船只,这艘船是要用于海参捕捞的。2014年1月28日,都柏林附近,海参采集者Alex正划着独木舟在夜幕中采集海参。
不少人又开始手忙脚乱地吃药进补,但是与其药补倒不如食补,而秋季食补效果最佳的食材自然少不了海参。
不少人又开始手忙脚乱地吃药进补,但是与其药补倒不如食补,而秋季食补效果最佳的食材自然少不了海参。
海参又名刺身,在这个地球上已经生存了6亿年,算得上是最有历史感的保养品。
海参又名刺身,在这个地球上已经生存了6亿年,算得上是最有历史感的保养品。
8月26日,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海鲜大厅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封存涉嫌加糖的海参。” 陈登成是丰台区京深海鲜市场旁某海味品专卖店的老板,入行近10年,他介绍,反复经过加糖处理的海参常呈现黑色。
海参,又被称为“海人参”,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在大连市某海产品批发市场,媒体记者发现干海参的价格从每斤一千三四百元到四五千元不等。据专家介绍,糖干海参相比颜色偏黄、质地发干、个头偏小的淡干海参,外表更加漂亮。
烟台,一座魅力海滨城市,孕育了“烟台苹果”、“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等城市名片。今天,烟台又叫响了“上善烟台人上品烟台参——烟台海参”品牌。
葱烧海参北方名菜,从山东源入,以水发海参和大葱为主料,海参清鲜,柔软香滑,葱段香浓,食后无余汁。是“古今八珍”之一,葱香味醇,营养丰富,滋肺补肾。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海参是名贵的滋补品。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实,海参对孩子来说,并不能算好的营养食品,如果食用不当,甚至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伤害。
资料图片:“蛟龙”号在南海海底采集到的白色海参(7月5日摄)。这是“蛟龙”号的第60次下潜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8次下潜,也是在“蛟龙海山”的第4次下潜。资料图片:“蛟龙”号在南海海底采集到的红色海参(7月5日摄)。
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偏远小岛上,文物爱好者于7月25日发现了一枚中国乾隆年间的铜钱币,专家认为其可能证明几百年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中国商人具有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