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2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杨江参 王金淼 实习生林璐澜)路人突发癫痫晕倒,全身抽搐,口鼻渗血,一度心跳骤停,停止呼吸,怎么办?刘佳宁没有多想,赶紧上前跪在地上救助,事后才知双膝都磨破了皮。昨天上午8点半,这一幕发生在泉州市区温陵路右转东湖街,靠近东湖公园附近。
巧得很,刘佳宁17日才参加了泉州急救中心的初级救护培训,正好派上用场。尽管不算娴熟,但发病男子还是在她的救助下恢复心跳和呼吸,被120接走后没有大碍。
今年4月开始,泉州市急救中心免费组织初级救护培训,像这样的学员救人案例已经有好几起了。这正是组织培训的初衷,他们希望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初级救护。如果病人能够在黄金十分钟得到急救,阻止心脏病猝死的几率一般能达到50%左右。
这项培训没有门槛,免费进行,如果您想学习,可以拨打报名电话:0595-22107832。
刘佳宁:“没想到专业急救培训一周就用上了”
刘佳宁是泉州人,孩子刚1岁。家住泉州市区祥远路附近的她,目前在外贸公司上班。公司在东湖公园附近,离家不算远,爱好跑步的佳宁,一般选择徒步上班。
昨天一早,她要到图书馆借书,担心上班迟到,选择骑自行车。昨天上午8点半左右,她骑车途经温陵路右转东湖街,靠近东湖公园那侧的路口,远远就看到前面有人围着。靠近一看,只见一名青年男子侧卧在地,全身不停抽搐,口鼻不断渗出淡淡的血水,已经失去意识,眼睛上翻。
佳宁见状,立马把自行车扔在路上,准备进行现场救护,可她有点心虚,毕竟7月17日才刚参加泉州急救中心的初级救护培训,专业知识也学得不够扎实,甚至没有参加过一次复训。
人命关天,她顾不上那么多,脑海中不停想着之前学的急救知识,迅速将男子翻至仰卧位,初步检查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喊赶紧拨打120。
“电话通了,我不会说,你来”,一位热心阿婆打通电话。
“男,30岁左右……”佳宁精确地说出病人的性别、大约年龄、现场情况、地点,然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可按压了二三十下后,男子却突然心跳骤停,停止呼吸,把她都给吓蒙了。
“不能心慌,我一定要镇静。”佳宁不停鼓励自己,反复进行心肺复苏的按压动作。终于,男子的心跳开始恢复,有了自主呼吸,佳宁让他慢慢坐起来,但发现他的意识依然不清楚,说不清自己的基本信息,连鞋子都辨认不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男子开始恢复意识,佳宁帮他穿起鞋子,搀扶着他到路边的树阴下休息。这时,120也到了,将男子接走继续治疗。
这时,佳宁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赶忙继续赶路上班。到了公司,她才发现,她一直在马路上双膝跪地救人,双膝已经磨破了皮。后来,听泉州市急救中心的陈荣明老师说,年轻男子是安溪人,在路上突发癫痫,后来没事就自行离开了。
“我本身就对急救知识很感兴趣。”爱好长跑的佳宁说,因为跑步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她报名参加了专业急救培训,没想到仅过一周就用上了。
刘佳宁救人的事,在网上传播开了,网友纷纷赞她“人美心更美。”
吕洋:“能救人,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帅过”
和刘佳宁一样参加过初级救护培训,很快派上用场救人的,还有28岁的吕洋。
他是河南人,也是泉州真情在线的志愿者,因为对急救知识感兴趣,今年4月与朋友一起参加泉州市救助中心的急救培训班。
7月8日晚上9点左右,台风尼伯特来临前夜,吕洋开车经过泉州大桥,看到前方一名骑自行车的年轻男子突然倒地。他连忙停车查看,只见年轻男子后脑勺靠地的地面上有一大滩血。
吕洋来不及多想,就要为他包扎止血。可事发突然,他和好心人都找不到包扎用品,情急之下,他直接脱下上衣,捂住男子的伤口,进行按压止血救助,让路人赶紧拨120。
由于学习救护时间不长,吕洋一边按住男子的伤口,一边打电话给陈荣明老师,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救助。直到120赶到将男子接走,吕洋才离开。
昨天,吕洋说,没想到学习后这么快就能救人,“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帅过”。
为何培训
让更多人参与 提高急救成功率
刘佳宁和吕洋参加的急救培训班,是怎么一回事呢?昨天下午,海都记者采访了泉州市急救中心的陈荣明老师。
陈老师介绍,国内每年有十几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如果现场的救护人员能够在“急救黄金十分钟”进行急救的话,抢救成功的几率一般能够达到50%左右。因此,今年4月,他们开始针对一些心肺复苏发生率比较高的群体,如长跑协会等,开展一个促进救护的急救培训,目前已培训了100多人。
培训中,除了传授基本的心肺复苏、创伤止血包扎、气道异物解除等技能外,还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等。
“以前市民会认为急救治疗是我们医护人员的事情,我们要把这个观念摒弃。”陈老师说,现场急救更关键的是初级救护人员的作用。
“我们是免费培训的。”陈老师说,报名学习初级救护培训,没有什么门槛,只要您愿意奉献自己的爱心就可以了。通过考核后,他们还会颁发初级救护培训证书。
一起来学 心肺复苏急救
昨天下午,佳宁和吕洋在陈老师的指导下,现场演练了心肺复苏急救术。
陈老师现场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
1.按压频率须控制在一分钟100~120次之间,比正常人呼吸频率稍快些;
2.按压下陷幅度在5cm~6cm,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
3.按压部位在胸骨体双乳头连线中点;
4.施救者在进行心脏复苏施救时应注意要用腰部发力,而非用手臂部位发力。
近日,郑州市紧急医疗中心第18号急救站在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挂牌成立。”据了解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配备有5辆先进的急诊救护车,车上配备有转运监护仪、除颤仪、转运呼吸机等先进设备。
近日有媒体报道,目前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至20%真正需要急救;同时因急救资源被大量占用,有20%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叫不到急救车。如急救中心在接到呼救信息后必须在一分钟内派出救护车,并对伤病员或者现场人员给予必要的急救指导。
殷小姐表示,除了红包之外的600元车费,对方也没有开具任何收费凭证。据了解,2月13日凌晨运送殷小姐爷爷的,是下属的南京金康老年康复医院网络分站,该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
昨日,郑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来自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两天来,120已接诊中暑患者3人,疑似中暑患者6人。
2月29日上午,巩义市一位重症患者突发紧急情况,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张宝瑞、张胜龙两位医师的全程监护下,他们搭乘一架崭新的直升机,从巩义市人民医院出发直奔河南省人民医院。两家医院相距82公里,在正常情况下需要1个半小时以上的车程。坐上“飞的”后,仅用了二十几分钟就抵达省医,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急救效率。
2月5日上午,开封市急救中心组织开展了急救演练活动。
微博发出后,南航和首都机场医院先后向张洋道歉,并承诺将对工作的疏漏之处进行检讨并完善。
昨天,网传南京一老人因120救援人员受制规章,躺地1小时家属赶到现场后,才被送往医院。网传5月27日下午两点半,家住南京市玄武区佛心桥41号一楼的蒋老太(60岁),在准备翻越防盗门时不慎摔伤,动弹不得。
据了解,当时急救车是从长江大桥走的,记者大概估算了一下,从南京市二院到珠江镇,距离不超过20公里,往返算40公里。据了解,2月13日凌晨运送殷小姐爷爷的,是下属的南京金康老年康复医院网络分站,该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
卫计委近日发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也不得将救护车用于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卫计委近日发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也不得将救护车用于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卫计委近日发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也不得将救护车用于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几天前,山东肥城的王先生需要从泰安的医院转到济南治疗,家人拨打济南120后,救护车把病人从泰安接到了济南,路程约80公里,收费3600元。
救护车把病人从泰安接到了济南,路程约80公里,收费3600元。
北京急救中心表示,网友爆料中的120如果未在执行任务,其送旅客、卸行李等情况属于违规。该管理人员称,因为北京市120急救车车辆分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管理,不排除微博照片上的急救车是其他郊区县急救站或医院的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