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李晔博士认为,共享单车,更多的应该回到交通本质上来。“慢行系统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一部分,主要是为行人、非机动车服务,届时共享单车也应该在这个系统中运行。
共享单车的快速成长,有力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而其对公共自行车的替代,对“黑摩的”的挤出,对出租车、网约车短途业务的分流,凸显搅动出行市场、重塑交通体系的“鲶鱼效应”。
共享单车平台要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来争取到用户更多的关注,让整个市场进入到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就必须把核心竞争力放到首要位置。
随着共享单车队伍的壮大,近来,多地发生共享单车安全事故。用户骑行时可能没考虑那么多,但真出了意外,谁来担责呢?中新网了解到,部分共享单车平台对此打的是“免责牌”,这合理吗?
乱停乱放、私自开锁,种种问题让共享单车成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
昨天,小鸣单车市场部负责人告诉快报记者,当天计费数据确实乱了,原因是租车计费系统升级导致的。
今天(4月20日),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与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单车之家”正式推出,该平台除了能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同时市民以后在街头刷公交IC卡便可租借共享单车。
4月20日,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单车之家”在郑州正式推出,该系统利用定位技术、可伸缩信号覆盖技术等技术手段,引入“虚拟集中停车区”概念,像一个共享单车虚拟桩一样,规范单车集中停放,有望成为解决城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一个可行方案。
目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进入大部分城市都不超过一年,有的甚至只有两三个月,收入模型、维护成本都不稳定,长期的盈利状况仍待观察,各界不妨多给一些耐心。
近日,多个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出现共享单车,叫价在40元至100元不等,甚至还教授共享单车开锁技术,每个品牌要价1000元。
共享单车日益渗透进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乱停乱放、损坏车锁等不文明使用行为也如影随形。
共享单车是创新的产物,政府的监管也要实现从理念到方式方法的全面创新,才能不至于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把盆里的孩子也一并倒掉。
在利益的驱使下,已经有灰产(灰色产业链)通过琢磨共享单车的各种漏洞,做起了数百万辆自行车背后的灰色生意,如果这种趋势泛滥开来,后果不堪想象。
对于共享单车的所属公司来说,一辆车骑行一次只收取5毛到1块,却要花那么大代价去修理这些单车,到底能不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