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传递三大积极信号

2016年03月06日19:31  来源:新华社

5034

  “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政府推进经济转型,实现中高速发展的必胜信心和坚强决心。

  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关键时刻,面对全球市场动荡、需求萎缩的局面,报告向世界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

  信号一:释放稳定预期

  报告指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这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说,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同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联系起来,就是要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这说明中国经济有足够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不会因为增速换档而失速。

  信心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应对举措。报告详细分析了影响中国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并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今年工作的首位,指出宏观调控还有“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要“留有后手”。

  分析人士认为,以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为标志,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助推和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将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分析,领导层本可以做得更多,但“保留了弹药”,以防止受到极端尾部风险的冲击。

  按照这个速度,5年后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90万亿元。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将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7000多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这将是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和世界奇迹。

  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辉认为,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之一。从报告来看,中国政府仍有宏观调控的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际社会不必对此过于担忧。

  信号二:贡献新的增长

  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政府工作报告用数据回应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增速换档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忧虑。

  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依旧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

  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乘数效应,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具体目标和举措,无疑将对全球产生正面外溢影响。南非金山大学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谢尔顿表示,在发达经济体增长不振的背景下,中国新兴消费的扩大会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重要的出口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释放的信号还在于发展理念、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报告指出,中国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改革的先锋。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说,中国发起全面供给侧改革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经济政策的引领作用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瑞穗证券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中国的政策创新在于特别强调了“人”的供给优化,即通过扶贫和教育投资等,提升劳动力素质、积累人力资本,激发对增长和创新最具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的力量。

  正如报告指出的,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分析人士认为,在传统动能和新动能“双引擎”的驱动下,未来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并带动世界经济增长。

  信号三:打造对外资更富吸引力的沃土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既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调整阶段,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报告向世界展示出“壮士断腕”式改革所孕育的巨大机遇。

  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带来的是一项项更加深入的改革举措:减轻企业负担、放宽投资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适时启动“深港通”。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鼓励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西班牙圣巴勃罗大学教授恩里克·凡胡尔认为,外国企业不再将中国视为低成本生产基地,它们进入中国更看重的是中国优越的创新氛围、科研潜力和日益充裕的资本。

  中国传统产业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过程,将产生新的旺盛需求。同时,开放已成为中国企业增强发展动能、增添改革动力、增创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目标,是对周边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好消息。

  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委书记张雨浦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黑龙江省“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合作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已经拉开序幕。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说,中国政府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并且加强改革力度,中国未来5年仍能实现中高速增长。

  新华社记者刘东凯、王昆、管建涛

文章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积极财政政策;世界经济;大产业;动能 责编:李争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做好裕民之事“加减法”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因此对于百姓有利的就要“舍小利、顾大义、顺民心”,做好加法。而不利于百姓的政策要减政放权,去繁简序,做好减法。

  • 实干,为政府工作报告添彩

    一个半小时,40多次掌声,“实干”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亮的字眼,也是一年来中国取得诸多成绩的法宝。换句话说,“实干”为政府工作报告添彩。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78处 都涉及了啥?

    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部分,原本的“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盗窃、抢劫、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改为“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盗窃、抢劫、电信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多发性犯罪”,增加依法惩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内容。

  • “国家账本”晒出了透明更晒出了决心

    “国家账本”晒出的不仅仅是一本透明账本,更彰显了打造“阳光政府”的决心,“国家账本”的加减之间体现的是对群众的负责的心态,也是群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唯有顺民意,才能得民心,收获群众给出的“满意”得分。

  • 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拟入政府工作报告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拟修改与补充78处 增补“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严跃进强调,对于购租并举等表述,也充分扩展了“房子是用来住的”政策导向,“住”的含义是购房和租赁。

  • 看总理4年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提升“中国制造”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 政府工作报告哪些实招让老百姓最有“获得感”

    在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同一时间,一份调查用超过57万受访者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讲述老百姓对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各项政策的“获得感”。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6-2017)》显示,55.28%的受访者预期2017年收入会提高,13.52%的受访者预期今年家庭收入增长将超过20%。

  • 着力实现"报告"内容,让百姓心中更有底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聚民心、集民智、显民意、扬民主的过程。

  • 过“紧日子”是思想自觉与责任担当

    政府机关作为社会的组织和管理者,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打造廉洁政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积极履职尽责共商国计民生

    3月5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建议,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产粮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助推传统农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和脱贫步伐。

  • “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什么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在全国政协委员、锦绣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管飞看来,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对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引导。

  • 两会传递铁路建设好声音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在2017年投资目标中指出,将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6.5%左右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2017中国发展八大信号

    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对高品质服务、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让全世界的商家为之心动,我们更要抓住自己的大市场。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 “连续4年重申”见证简政放权铿锵步伐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始终是改革发展的一大高频词。因此,不难发现,连续4次把大篇幅阐述简政放权,这充分彰显了本届政府“坚持改革不动摇”的决心和态度。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