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 > 正文

正视存在的难题才能更好的建设农村文化

2016年03月04日09:13  来源:映象网

5034

  今天15时,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即将开幕,大众网特派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采访正在入场的委员。“今年提案什么内容?”“你身体还好吗?”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现身人民大会堂东侧广场,立即被媒体记者围堵追问。赵本山告诉大众网记者,今年他将围绕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建言献策。(3月3日大众网)

  农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在十三五的报告当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不止体现在物质层次,更要体现在文化水平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农村地区,发掘传统文化和普及现代知识亟待跟上。

  今年春晚,《华阴老腔一声喊》喊出了黄土地人们的声音,而这样的声音也让观众耳洞大开,原来陕北不只有信天游,不只有秦腔,还有这类似摇滚却又特色浓郁的声音。同样,内蒙的祝酒歌,西南的舞蹈都是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地道的农民,这些都属于农村文化的一部分。为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却不知道农村的文化也能登上春晚的舞台。

  我们对于农村文化的重视还不够,给出的保护和发展方向还不够明确。

  最近几年,乡村旅游很是火爆,但是火爆的背后是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旅游农业对于社会经济的依存程度极高,但是在不少的地区,以旅游业促进GDP已经成为事实,而这样的GDP只是为政府做了贡献,实际上不能真正的惠及子孙后代。“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拿到今天来讲,我们的农村产业不能只有旅游业,还有要其他的基于土地的附产品,还要有属于地方的能够吸引人的文化产业。青山绿水带来的关注是一时的,而文化与良好的服务质量带来的吸引力是长久的。

  农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育。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城市教育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师待遇的不均等,经济水平的不协调。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鼓励教师到农村去,但是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而言,如何快速去适应简单的农村生活是个难题。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需要有后备的力量,而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发展的动力和机会,在鼓励乡村孩子走出去的同时,也要鼓励我们的农村孩子回到故土,反哺家乡。

  农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关注。春节期间《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农村》,向世人描绘了一幅“老无所养、家庭不和、行乐痛快、礼崩乐坏”的荒败村庄,而经过媒体的实地调查却发现这都是空穴来风;上海女与江西男闹的沸沸扬扬,结果只是一个假新闻,一个安徽作者拿几个人的故事说起了全国的农村,这些歪曲于事实之外的报道不仅没有能够引起人们对农村问题的真正关注,反倒把农村变成了“无可救药”荒蛮之地。关注农村问题,要的不是噱头,要的是对于农村问题,对于农村文化的真正正视。

  重视农村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物质层次,还是要在文化精神上整体前进。在各种利益冲击下的农村,确实遇到了精神空缺、文化失落的问题,而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才是真正爱护我们的农村。(王桂江)

文章关键词:农村文化;精神建设;教育水平;精神文明; 责编:张释文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镇平县:农村文化建设“乐”农民

    近年来,镇平县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让文化如春风化雨滋润农村。

  • 文化部将严查农村“脱衣舞”

    一段时间以来,“脱衣舞”等违法演出在农村地区时有发生,这类违法经营行为扰乱了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营业性演出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发现“脱衣舞”等违法行为,及时依法查处;涉及违法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 漯河加大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在临颍县王孟镇王孟西村,每天晚上村里的文化广场上都颇为热闹。

  • 河南首批5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激发农村文化活力

    作为响应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落实中宣部“基层工作加强年”的重要举措,河南省今年4月启动了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目前,50个先期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今年9月底第一批示范点全部完工。

  • 代表委员表心声:让文化滋润每个村庄

    张少军代表对记者说,让文化的成果深入基层、惠及百姓,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让文化滋润每个村庄。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受基层农村群众的欢迎。

  • 周口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召开

    近日,周口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召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监督考评,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 孙书杰:让文化广场真正成为农民的文化乐园

    12月7日,市委宣传部副长孙书杰赴西平县调研农村文化活动,西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珺陪同调研。

  • 传承弘扬民间工艺技艺 助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灿若金星,特色鲜明,世代相承,具有浓厚的乡土性、相对静态性与多样性等特征,它经过历史的沉淀,扎根于我县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基调。

  • “返乡见闻体” 为何会流行

    近年来,每到春节期间“返乡见闻”便会流行网络,大批网友借回家探亲之际描绘乡村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可以肯定,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少甚至一些村落会空无一人,但自然生态的恢复、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都将随之而来。

  • 宁陵县剧团送戏下乡为孔集群众送去文化大餐

    1月1日至6日,宁陵县剧团送戏下乡在孔集乡张牌坊、吕雪盘、孔东、孔西等村委会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演出,为孔集乡的群众送来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 周口市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

    12月19日下午,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召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监督考评,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