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不用假肢 每天100公里!河南独腿小伙骑行新藏线

2017年10月13日07:10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5034

  实习生 刘鹤洋

  从南骑到北,从白骑到黑,双节期间,新乡独腿小伙孙有志成功骑行新藏线,他的目标是,“用一条腿,丈量自己的人生。”

  【人物】

  骑行让他重获信心

  2008年,孙有志考上了山东济南某医科类高校。2009年3月份,一场车祸让孙有志失去了自己的左腿。那段时间,跑步、骑行、爬山都成了这个山区长大的孩子的“禁区”。

  因为身体的原因,毕业找工作投的简历也往往是石沉大海。

  毕业以后,孙有志喜欢上了旅行,通常都是搭顺风车,“既可以欣赏沿途风景,又能认识很多人,非常快乐。”

  2013年底,孙有志到大理一家教育机构做义工。那时,一位残疾自行车运动员的执着精神让他深受感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

  后来,他偷偷地用义工单位的自行车进行练习。在尝试获得成功后,他发现:“原来我还可以通过骑车锻炼身体、骑车抵达更远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骑车认识更多的人。”

  通过骑车认识了五湖四海的车友,大家一起吃饭喝茶聊天。后来,孙有志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感情】

  骑行让他收获爱情

  2012年,孙有志在新乡中心医院眼科实习,对女病人小米一见钟情,在小米离开前,孙有志专门留了微信。

  实习结束后,孙有志到处旅行,而小米经常会给他微信留言。

  机缘巧合下,孙有志和小米相约前往新疆。在阿克苏果园,孙有志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小米表白,小米同意了。

  2014年上半年,孙有志和小米从郑州出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骑行到了海南。

  2014年11月8日,两人结婚了。孙有志也是个浪漫的人,去年,他骑行川藏线,骑到了珠峰大本营。在七夕节的前几天,他特意在珠峰大本营拍了几张星空照片,并在七夕节发给远在家乡的妻子。

  【挑战】

  将假肢寄回家

  完全用独腿骑车

  9月29日,孙有志再次入藏,“听说新藏线更难,想挑战一下。”

  河南商报记者联系到孙有志时,他正在松西,“进入藏区的第一个村子”。手机没信号,他蹭的是队友的热点。

  正式出发的第一天,孙有志突然想给自己来点挑战,花了两个小时赶到邮局,“把假肢快递了回去,准备真正独腿骑车。”这也是他第一次不依赖假肢长途骑行,“不用假肢骑车更轻松,假肢不会发力。”在家的时候,孙有志专门抽出时间练习单腿骑车。

  离开城区,就是大戈壁。中秋的新藏线,黄沙漫天、植物凋零,到处都是灰蒙蒙的景象。

  孙有志骑车和正常人并没多大差别,把锁鞋固定在配套的脚蹬上,孙有志用右腿使劲地蹬着。他说,这样固定,“脚在提的过程中也可以发力”。

  虽说没了假肢,但是前40公里还能“克服”。过了40公里,孙有志的大腿“像绑了个大铅块”,骑到70公里处,已经气喘吁吁,他的心率狂飙到了188。好在前方有个牛肉串摊子,可以落脚。

  【经历】

  5000多米的海拔骑行

  感觉随时都能睡着

  小半个月来,孙有志按着计划,每天骑行100公里左右。实在赶不到住的地方,就扎帐篷露营。

  一路上,也有好心人表示可以帮助他,但都被孙有志拒绝了:“虽然是骑车,但这是自己的出行方式。”

  从普萨出来到库地达坂,一路上坡,海拔虽只有3000多米,“但是开始骑之后就顶不住了,骑不动,腿抬不起来,有了很强的挫败感。”

  泉水沟到松西乡,翻两个达坂,界山达坂海拔5347米,松西达坂海拔5248米,全天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骑,“除了缺氧就是困,感觉随时都能睡着。”

  在这样的条件下,孙有志克服各种困难,最终成功骑行新藏线。他说:“我可以用这一条腿,丈量自己今后的人生。”

文章关键词:骑行;假肢;小伙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2017中国人寿骑行节9·2郑州站将全力开“骑”

    中国人寿2017客户节暨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5.17骑行节”于5月至9月的天津、合肥、昆明、海口、成都、上海、沈阳、北京、呼伦贝尔、郑州十个城市陆续开展。

  • 郑州市区骑车出行难 骑行者被挤得无处可走

    郑州中原路上的非机动车道,因骑行条件好,路边摆满了共享单车。农业路上的经一路至经二路路段,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也没有区分标线,骑行者和机动车混杂通行。通勤性道路,规划以自行车廊道为骨架,自行车集散道、自行车连通道为补充的自行车道路网络,自行车道总长度约2247km。

  • 郑州4名老年骑士西游万里归来 51天骑行5100公里

    本报近日曾报道了郑州老年骑协4名队员在超过40℃以上的高温中骑行新疆火焰山。2012年从郑州出发,经兰州、西宁、格尔木、昆仑山、唐古拉山到达拉萨,历时30多天,行程3000多公里。

  • 世界环境日 绿色骑行在北京小清河畔举行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5日讯 (记者 李树贵) 6月4日,北京房山小清河畔,蓝天白云,绿树成荫,微风吹拂河面,泛起点点金光。房山区文明办、卫计委、水务局和环保局共同举办的“环保房山 你我同行”绿色骑行活动就在美丽的小清河畔进行。

  • 昆明警方发公开信:未满12岁不能骑共享单车上学

    共享单车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解决最后一公里,都应该是好事。法律规定: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骑行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 骑友不慎摔死同行者不担责 死者家属索赔被驳回

    众人掉头返回,发现事故位于落坡岭铁道口下坡处,事故现场车胎全爆,车架摔断,王某某昏迷不醒。法院认为,此次骑行活动是骑行爱好者以微信作为联系工具自发组织的活动,某自行车协会既非此次户外骑行活动的发起者,也非组织者,故依法不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 聋哑老汉千里走单骑 手绘全国地图上盖满邮戳

    因为小时候生病打针误致双耳失聪,杜国华一辈子生活在了无声世界里;九年前开始跟着社区里的老年自行车队四处骑游,从此他的足迹不仅仅只是杭州,渐渐地遍及全国。”

  • 小伙骑行恋上女友 组织150辆单车队伍迎亲(图)

    因为爱好骑行,在成都工作的26岁广元小伙杨波希望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迎娶自己的新娘。杨波说,为了筹备此次的自行车婚礼,他提早就在几个骑友群和朋友圈里发了消息,征集骑友。

  • 焦作父子骑行千余公里去上海 夜里睡菜市场饿了吃路边摊

    一对父子,计划用11天从焦作修武骑车千余公里到上海,父亲的目的是磨炼孩子的意志,小儿子的目的则是上海的迪士尼,顺道开阔视野,改掉自己动不动就哭的坏毛病。

  • 焦作父子骑行千余公里去上海 夜里睡菜市场

    一对父子,计划用11天从焦作修武骑车千余公里到上海,父亲的目的是磨炼孩子的意志,小儿子的目的则是上海的迪士尼,顺道开阔视野,改掉自己动不动就哭的坏毛病。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