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为何调整成品油消费税

2014年11月29日07:47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11月2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此次消费税调整涉及的产品,不少都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对这些产品消费税调整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是有减有增而不全是减税?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此次成品油消费税调整“加税不加价”

  此次消费税调整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减有增。其中,有五项属于取消或停征,企业和居民负担是减少的;只有成品油一项消费税是提高的。“加税无论对居民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11月28日,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间窗口,选择这个时候推出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应该说在时机把握上还是比较好的。”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表示。将提高消费税与油价调整实行联动,可是实现“加税不加价”,不额外增加企业和居民负担。

  刘尚希解释说,我国汽、柴油消费税的税额调整,将计入成品油价格。近期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国内汽、柴油价格有所降低,而这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额与应降价金额相当。因此消费税调整后,国内油价不会上涨,也不会降低。

  新增收入主要用于治理环境污染,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此次消费税调整,为什么要“五减一增”?取消或增加,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取消小排量摩托车、汽车轮胎、酒精等产品的消费税,主要是随着我国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些应税产品已不适合继续征收消费税。”财政部税政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小排量摩托车已经成为县城和村镇居民的主要代步工具,取消小排量摩托车的消费税,可以有效减轻这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汽车轮胎和酒精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取消征税可以有效消除重复征税,降低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至于取消车用含铅汽油消费税,主要是因为国家从2000年已禁止生产销售车用含铅汽油,其他含铅汽油产销量极少,将含铅汽油与无铅汽油分别征税已无实际意义。汽油税目不再划分二级子目,统一按照无铅汽油税率征收消费税。

  财政部税政司负责人表示,适当提高成品油消费税,一是可以合理引导消费需求,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利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二是有利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能源生产方式变革,推动我国经济迈向健康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三是通过“有增有减”的消费税政策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引导生产和消费,以及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

  “从目前的调整幅度看,提高消费税对居民消费习惯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教授认为,城市居民开私家车出行,以普通小轿车每百公里耗油8.5升,年平均行程1.2万公里计算,此次成品油消费税提高,一辆车一年增加的税负支出也就是100多元。每个月增加10多元钱,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这向社会释放了一个信号,对于影响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费品,消费税有提高的趋势。

  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后,对新增收入怎么用有明确说法。新增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增加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资金,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还有一部分用于促进节约能源,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需资金。

  “这些纳税人的钱能否用得好,是不是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标,才是问题的核心与关键。”白重恩指出,如果人们的生活环境能有明显改善,真能早日驱散雾霾、留住蓝天,就算是大家多交一些税、少开几天车都是值得的。

  主要用油行业和居民消费税负会增加,但明显低于欧盟国家的税负水平

  “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后,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将分别由32%和29%提高至34%和31%,对主要用油行业和居民消费会增加一些税负,但明显低于欧盟国家的税负水平,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也偏低。这一税负水平是与我国现实经济状况和长远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财政部税政司负责人表示。

  一般而言,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从国际上看,欧盟等发达国家油品的税负较重,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分别为56%和50%,我国周边国家中,日本的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分别为42%和30%。成品油税负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是与各国的资源禀赋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保护要求等相适应的。

  这位负责人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情况的发展变化,消费税征收范围偏窄,税基偏小、税率结构不尽合理,调节力度不够充分等问题逐渐显现,需要对消费税制度进行改革完善。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消费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本次调整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政策,是我国改革和完善消费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后,国家将在保障民生的同时,积极发挥价格机制的市场调节作用,继续落实和完善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政策,支持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文章关键词:消费税;调整幅度;成品油价格;税负水平;时间窗口 责编:任治丞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酒协建议取消白酒从量消费税 报告已上报国务院

    大智慧通讯社在大会现场获悉,协会认为行业税收政策调整已势在必行,此前协会已数次向国家财税部门提交政策建议。大智慧通讯社从王延才处获悉,早在2014年,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已采纳协会建议取消了酒精消费税。

  • 葡萄酒消费税“改退为抵”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修订了《葡萄酒消费税管理办法》,取消了对葡萄酒消费税实行凭《葡萄酒购货证明单》退税的审批管理方式,改以抵扣办法解决葡萄酒消费税重复征税问题。修订后的《葡萄酒消费税管理办法》明确了纳税人抵扣的凭证种类和抵扣办法。

  • 油价迎来"12连跌"93号5.88元

    昨日,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自1月12日24时起,93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每升5.88元,下调每升0.14元;97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每升6.21元,下调每升0.15元。

  • 油价迎来"12连跌"93号5.88元 消费税再上调

    昨日,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自1月12日24时起,93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每升5.88元,下调每升0.14元;97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每升6.21元,下调每升0.15元。

  • 成品油消费税第3次上调 油价未回5元时代

    因国际油价持续下行,新一轮国内油价调整窗口向下开启,实现新年首跌,与此同时,消费税第三次上调,冲抵了部分下调幅度。2014年,油价大幅走跌,下游需求严重不足,柴油的增长放缓,致使炼厂开工率大幅走跌,多数企业年内开工率不足20%。

  • 油价未能回5元时代因消费税上调

    三次提高消费税,幅度已超50%。

  • 成品油消费税第3次上调 油价未能回5元时代

    因国际油价持续下行,新一轮国内油价调整窗口向下开启,实现新年首跌,与此同时,消费税第三次上调,冲抵了部分下调幅度。2014年,油价大幅走跌,下游需求严重不足,柴油的增长放缓,致使炼厂开工率大幅走跌,多数企业年内开工率不足20%。

  • 13日起国内成品油消费税再上调

    汽油、石脑油等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4元/升提高到1.52元/升。

  • 成品油消费税再提高 汽油涨至1.4元/升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国家财政部今日宣布自2014年12月13日起,将再次上调汽柴油消费税。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现行的1.12元/升提高至1.4元/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现行的0.94元/升提高至1.1元/升。

  • 白酒消费税改革进入倒计时 调整背后如何导向

    目前,在白酒行业,纯粮酿造白酒消费税从价比例税率为20%,酒精配制酒为10%,未来可能在两个标准间取一个值,统一消费税征收税率。在本轮酒类消费税改革中,首要前提是规范税收管理,加强税收力度,遏制小规模商户的偷税漏税行为,着力于实现税收公平正义。

  • 消费税新方案 白酒消费税或上调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四季度公布,化妆品不再征税,白酒消费税或预期上调。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许安拓认为,消费税重点税源应税消费品如烟酒、小汽车等由于其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价差比较大,削弱了消费税调节高收入行业的力度。按照消费税的属性,征收环节越接近消费者,更能发挥其调节引导消费的作用。

  •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四季度公布 白酒消费税上调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四季度公布,化妆品不再征税,白酒消费税或预期上调。按照消费税的属性,征收环节越接近消费者,更能发挥其调节引导消费的作用。

  • 私人飞机等奢侈品或征消费税 两三年内将出台

    见习记者商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昨天在一个论坛上透露,财税配套改革文件将很快对外发布,部署消费税、资源税等改革,私人飞机、游艇等高端奢侈品或将纳入征税对象。

  • 传白酒消费税将统一税率 中小酒企利好更明显

    业内人士对网易财经表示,消费税本身具有调节作用,酒类消费税大幅下降,与酒类消费的低增长或负增长相关。有业内人士对网易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多数酿造酒企将获益,若能借此拉动酒类消费,对于中小型酿造酒企业市场利好将会更为明显。

  • 消费税调整白酒业 谁“减负”谁“加压”

    近两年一直在调研中的白酒消费税调整,脚步越来越近。上周,有消息传出,未来消费税的调整方向可能是统一纯粮酿造白酒与配制酒的税率。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