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电总局禁网络用语上电视被指压制网民创造力

2014年12月08日07: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034

网络用语禁上广播电视惹争议

  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由于近几年来社交网站发展迅速,网民的创意迭出,网络流行语的更新也十分频繁,为了跟随时代潮流和吸引眼球,许多广播电视节目还有广告也开始使用这些热词。那么,对于广电总局这一通知,大家是如何看待呢?

  网络用语理应得到规范

  网络用语数量多,更新快,不常常关注网络社交论坛的人不容易弄懂许多词的含义。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师杨宏举例说,“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说闹觉余”、“细思恐极”等流行的“网络成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打破语法常规而组合在一起,乍一看觉得很难理解。的确,网络上有许多类似的生造成语,“喜大普奔”就是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通常表示高兴喜悦的心情,而“人艰不拆”则是出自于林宥嘉的一首歌曲,表示“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如果不了解其出处,则很难理解这些自创词汇的意思。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老师指出,这种网络流行语是部分人群生造并在网络中传播的一种即兴语词,属于“快餐文化”的一种。它们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其娱乐功能强于实用功能,并不具备推广价值。其次,网络用语往往采用谐音改编的手段,在久已形成熟语或者成语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混淆,对社会通用的母语词汇造成伤害,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学习、使用母语和了解本土文化。有微博网友也提到,打开电视,荧屏上的错别字满天飞;上网浏览,广告上的异体字、生造词比比皆是。有的中小学老师抱怨,这边刚教了正确字词,那边就被网络、广告中的不规范用语毁掉了,导致现在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也频繁使用网语,让家长和老师们看不懂。

  因此,许多人对广电总局的规定表示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陈慧认为,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正规的传播渠道应宣扬正确的语言观念,维持汉语的纯洁性,树立权威的标杆。她认为网络用语可以在网络中流传,但不应登上大雅之堂,不应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

  禁播网络语应该把握好度

  在拥护广电总局规定的声音之外,也有人质疑: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络用语是否也是一种语言发展的现象呢?这样限制它是否小题大做?

  有网友认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网民也可以对成语的产生做出贡献,这些网络用语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成语。

  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张艺馨同学是一位十分关注网络流行趋势的“90后”,她觉得有些流行语言确实简化了人们的表达或者更加准确地表达了某种情感。她还举例说,在美国每年也会由网络生出许多新词,当这个词语流行到一定的程度,并且被一定数量的人们所接受时,就会被添加到词典当中,把它们视为产生的新词语。英语中每年都有新词。杨虹艳同学则建议,应根据具体的节目形式与内容需求进行标准设定,在一些大众娱乐节目中,网络用语应该被允许使用。

  这些观点与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厦门市语言学会会长李无未教授不谋而合。李无未教授认为,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是刻板的,而是灵活的、更新的,广电总局应该规范主流媒体和节目,如央视、各地方台新闻节目等,而对于娱乐节目则应该放宽标准,不应该这么严格苛刻,那并不利于语言的创新,也会压制网民的创造力。

  杨宏也认同流行语有它积极的作用,比如体现出语言的鲜活与亲切,表达情意更为直接和幽默等。加之流行语属于一般词汇,本就具有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生活、更新变化快等特点,通过时间的积淀,这些网络语言自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的结果。

  的确,受众数量众多的广播电视节目理应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做出表率,但是,网络用语作为新鲜和时尚元素出现在一些本身具有娱乐性质的节目中也未尝不可。对于广电总局这个新规定,可能争议仍会持续。

文章关键词:网络用语;广播电视节目;流行语;禁播;广电总局 责编:王芳菲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广电总局禁网络用语上电视被指压制创造力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老师指出,这种网络流行语是部分人群生造并在网络中传播的一种即兴语词,属于“快餐文化”的一种。有网友认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网民也可以对成语的产生做出贡献,这些网络用语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成语。

  • 广电总局禁网络用语被质疑

    有网友认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网民也可以对成语的产生做出贡献。

  • 网络词“不作死就会不死”收入美国俚语词典

    跻身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的“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近日被发现已成功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词典),引发网民组团前往围观“作”到国外的盛况。

  • 人民日报:世界第二大网络用语的喜与忧

    俄罗斯通信与大众传媒部部长尼基福罗夫日前宣布,从互联网网页数量看,俄语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网络用语”。俄罗斯有深厚的数理教育传统,俄罗斯人对网络技术偏爱与精通,这些为俄语在互联网上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基础。

  • 广电总局:电视节目禁用“人艰不拆”等网络词语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各省级收听收看中心也要对辖区内各频道频率节目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于不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节目坚决停播处理。

  • 小酒销售倾向年轻市场 广告语直击网络用语

    最新,有记者探访广州市多家酒水专营店,通过探访发现现在小酒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销售产品,这些小酒现在不仅是容量发生了变化,包装更加倾向于年轻消费者,更加时尚和卡通,广告语更是直击网络流行用语。

  • 河南出台“宽容语言标准” 新闻报道可使用网络用语

    昨天,省政府法制办出台《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征求意见稿)》,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很“宽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和采访可以使用方言,但是要报经国家或者省广播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新闻报道可使用网络用语

    昨天,省政府法制办出台《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征求意见稿)》,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很“宽容”。

  • 网络低俗粗鄙语言不能止于发“黑榜”

    昨日,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召开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网络脏话监管和处理的不及时、不严厉,甚至无处理,客观上又刺激了网络低俗粗鄙语言(脏话)的进一步随意发泄和泛滥。

  • 映象网百名网友走进双汇零距离体验“放心肉”

    去年12月28日,百余名映象网网友到漯河双汇第一工业园进行了参观,亲眼目睹了放心肉的生产加工过程。在双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身穿白色制服,鞋、手套、口罩等都十分洁净;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 2014互联网哈哈榜之十大网络流行语

    一年一度的、严肃认真的、科学严谨的、刘兴亮一手炮制的“中国互联网哈哈榜”,又闪亮登场了。点评:逼格一词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哈哈榜之十大流行语,说明这个榜单的逼格很高。

  • "no zuo no die"入美俚语词典

    引发网民组团前往围观“作”到国外的盛况。

  • 中国网络词"no zuo no die"入美俚语词典

    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大约包含120个含有中文渊源的词汇,不少都是直译拼音的形式,例如“guanxi(关系)”、“dim sum(点心)”、“Maotai(茅台酒)”等。以下精选一些Urban Dictionary收录的英文网络用语,尽管说着不一样的语言,但网友们都拥有着同一颗囧囧有神的心。

  • 中国网络词“no zuo no die”入美国俚语词典

    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大约包含120个含有中文渊源的词汇,不少都是直译拼音的形式,例如“guanxi(关系)”、“dim sum(点心)”、“Maotai(茅台酒)”等。以下精选一些Urban Dictionary收录的英文网络用语,尽管说着不一样的语言,但网友们都拥有着同一颗囧囧有神的心。

  • 陈浩民横店再演济公 誓将雷神进行到底

    《天天有喜》成为今夏收视率最高的“神剧”,陈浩民、穆婷婷、陈紫函等主演走到哪里都会被热情的游客认出喊其剧中的名字。此番原班人马再集结拍摄《新济公活佛》,在原始角色的定位上,又原创了乱点鸳鸯谱、落难罗汉、真假千金、佛宝失窃案、状告济公等十个故事。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