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否认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抄袭

2015年02月04日07:05  来源:新京报

5034

  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及其团队以“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获得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张尧学及其科研团队的获奖项目实为“远程桌面项目”,且涉嫌抄袭国外IT工程师上传的开源代码。昨日,张尧学回应,被质疑抄袭项目不是获奖项目,透明桌面项目使用部分开源代码是“合法”、“合理”使用。

  ■ 质疑

  “远程桌面”抄袭国外开源代码?

  据媒体报道,张尧学及其团队获奖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透明计算理论,实现了运算和储存的分离,是对占据计算机领域60余年的冯·诺依曼传统网络计算结构的首次突破”。报道称该理论的应用将惠及公众,“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比如“在出差时可以在计算机终端插入小型个人身份硬件卡,即可将这台终端变成你常用的那台”。

  演示视频称有知识产权

  而2月2日,网名为KraneSun的IT工程师在知名开源代码软件(由散布在全世界的编程者队伍所开发,其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平台Github发帖质疑张尧学及其团队的“远程桌面项目”涉嫌抄袭国外IT工程师上传的开源代码软件。

  知名开源代码库Github拥有来自全球的140万名活跃开发者用户,目前已成为管理软件开发以及发现已有代码的核心渠道。

  KraneSun在帖文中明确指出了“抄袭证据”,根据张尧学团队此前操作演示画面截图,经toast(弹窗提示短消息)关键词反向检索,这—项目即“远程桌面”,代码则源自某国外IT工程师的开源项目。

  张尧学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布了“透明计算”成果演示视频。视频中,第四、第五部分均注明“透明计算知识产权归中南大学、清华大学透明计算实验室所有。”正是这份视频被指“涉嫌抄袭开源代码软件”。

  开发者称“应注明来源”

  记者查询Github网站,发现该帖已引发中英文混杂的大量回帖,回帖中包括一个网名为“lordan iordanov”的国外网友所写的公开信,其自称是源代码的撰写者,介绍了该开源代码的情况,并称,“使用他人作品时,给予注明,这是很重要的。”其写到,遵循GPL源代码重用协议也是至关重要的。

  2月2日下午,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也在其个人网站及自媒体客户端发帖称,张尧学团队的“透明计算机桌面系统”的客户“盗用了开源软件”,同时,方舟子也贴出了该开源代码原开发者lordan iordanov的英文声明。

  实际上,从“透明计算”项目获奖伊始,就引发网络和IT领域的诸多质疑。

  最先,因中南大学官方微博在祝贺张尧学获奖的微博中,将张尧学称为“路由器之父”,这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反对。

  此外,除了“抄袭”的质疑之外,更多的质疑来自IT和计算机业内人士对该研究成果获奖价值的质疑,认为其并不具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大奖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 回应

  张尧学:“抄袭”指责缺事实依据

  昨日,张尧学及其团队对网络质疑进行回应。

文章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奖;远程桌面;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