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南沙渚碧礁雷达站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中国在南海的通讯能力还很弱。”全国政协委员、海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建议在南海建大型雷达站,完善通信设施和相应的监听设施,这对于在该区域出现的大型事故的事后分析判断、搜救地点的确定都有好处。
3月8日,马航MH370失事一周年。去年此时,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客机在马来西亚与越南空域交界处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今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MH370已失事,并推定机上239人已遇难。
这次有13个国家参与的搜救行动,在事发海域尚属首次。“然而也显示出中国在该海域的搜救力量的薄弱。”尹卓说。
“南海航线是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大约有近40%的世界贸易要经过此地。”尹卓直言,面对如此繁忙的航线,中国在该海域的搜救力量远不能满足对海难空难的应急搜救需求。
1985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划定各国海上搜救责任区时,确定“中国及中国香港在南中国海海域的海上搜救责任区为北纬10度以北,东经124度以西的海域”,这样南海的海上搜救责任区无可争议的属于中国。
“从海南岛到南沙南端大概1000多公里。”尹卓说,交通部的海上搜救中心有救援飞机、水面船只,但救援飞机航程短,从海南岛等地出发,距离南海的一些区域还有很远距离,飞得过去,无法返回。
他提出,如果在南沙建有搜救码头、机场,并保持一支长期的搜救力量,一旦发生空难、海难,中方可以派飞机、舰船第一时间搜索到飞机的位置,将更大地提高寻找到入水点的可能性和准确度,也可保证整个沿海航线的安全。
此外,加强三沙地区的通信水平对于搜救也大有帮助,“不仅可以监听飞机通话、接收发动机的回传信息,还可了解跟陆上塔台的通话信息。”
尹卓特别强调,南海海域遭遇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该海域是海盗多发区,还存在跨国犯罪、毒品走私等问题,因此中方需要在南海保持一定的存在。(记者 张茜翼)
28日上午,日本防卫省在与那国岛成立陆上自卫队驻地、组建沿岸监视部队,并举行队旗授予仪式。台湾“中央社”28日强调,日本在与那国岛设置的永久性情报搜集站距离台湾东部仅100公里,距离钓鱼岛150公里,靠近大陆2013年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边缘。
据俄罗斯之声网站援引俄新社报道,伊朗展示了自行研制的新型雷达站,其可同时追踪到100个目标,并可抵御反雷达无线电干扰。报道表示,姆萨维还称,新雷达系统可安装在舰艇上,并在各种条件下用来同无线电子干扰“作斗争”。
《印度时报》称,中国已经否认了其在边境地区新建雷达站的消息,并称印方所怀疑的建筑只是一座普通的气象站。即便中国真的在边境地区我方一侧建设新的雷达站,相对印度军机频频光顾中印边境地区的现实情况,那也只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应对之策。
驻日美军27日早晨在日本京都府京丹后市的日本航空自卫队基地开工建设X波段雷达站。为应对所谓的“朝鲜导弹威胁”,日本政府于去年2月就X波段雷达部署计划向京都府寻求合作。京都府去年9月决定接受美军在京都府京丹后市部署X波段雷达。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对此回应:这让我想起了我在驻美国使馆工作的时候,我在五角大楼的美军同行曾经告诉过我,不必太在意美国议员的表态,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表达他们个人的观点,有的时候也不怎么靠谱。
记者注意到,被毁林地西侧是刚建成的洛阳天气雷达站,且雷达站的东围墙一处被拆开,运输建筑材料的车从该处出入。”对此,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回复网友称,此事是林地承包人与洛阳市气象局龙门气象站在围墙拆除时产生纠纷,并称正在调解此事。
5月26日,日本市民在京都市的街头抗议美军建设X波段雷达站。美军目前在青森县津轻市的航空自卫队车力分屯基地拥有一个X波段雷达站。
昨日记者试图联系上施工方,但是张主任说施工队是办事处联系的,具体是哪个施工队他也不清楚。正在处理此事的森林民警告诉记者,他们接到报案后立即介入,目前各方正在接受调查,至于毁林的具体数目正在统计。
美国新计划的核心是在日本南部一个秘密岛屿上部署一个强大的预警雷达,即X波段雷达。一旦与日本达成协议,相关雷达部署将在几个月内完成。美国2006年在日本北部青森县已部署过一个X波段雷达。美军官员还希望在南海部署第三个X波段雷达,让三个雷达形成一个弧形半包围圈。
据俄媒29日报道,俄罗斯空天防御部队司令亚历山大 戈洛夫科在接受《红星报》采访时表示,该部队2015年将接装多套“铠甲-S”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现代雷达站和自动化设备。:“2015年计划接装多套现代低高度雷达站‘短飞-K1',现代无线电技术部队‘基础-M'自动化系统以及铠甲-S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空天防御部队司令亚历山大·戈罗夫科少将表示,类似于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导弹早期预警系统2014年将在加里宁格勒和伊尔库茨克进入战斗值勤。报道称,戈罗夫科说:“目前正在加里宁格勒和伊尔库茨克建设一系列类似雷达站,2014年它们将进入战斗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