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军事新闻 > 正文

俄大阅兵分裂欧洲 欧洲因莫斯科阅兵站成两队

2015年04月01日08:12  来源:环球时报

5034

  资料图:俄罗斯红场阅兵

  资料图:俄罗斯红场阅兵

  “莫斯科大阅兵再次造成欧洲国家分裂。”德国《柏林日报》昨天发出感慨。3月30日,捷克总统泽曼明确表示5月9日将前往莫斯科参加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庆祝活动。除了捷克总统,希腊、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塞浦路斯等国领导人都表示将参加俄胜利日阅兵。而此前,包括英法德在内的大多数欧洲国家领导人拒绝出席莫斯科阅兵,想以此进一步孤立俄罗斯。但由于欧洲各国存在不同立场,致使这一企图破产。

  对于为什么前往莫斯科参加俄胜利日阅兵,捷克总统泽曼接受布拉格电台采访时表示,去莫斯科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如果没有苏联,捷克将被迫说德语并行纳粹礼,高呼‘希特勒万岁’,因此他必须向数千万在战争中牺牲的苏联公民致敬”。俄罗斯 “纽带”新闻网援引泽曼的话称,许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很清楚,如果没有苏联,就不可能有“今天自由的欧洲”,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除了捷克总统,希腊、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塞浦路斯等国领导人已表示将参加俄大阅兵。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表示将派代表团出席。芬兰总统30日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也表示,芬兰将派代表团参加莫斯科大阅兵。

  但更多欧洲国家采取抵制态度。德国《图片报》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拒绝出席已是一个“政治轰动”。英国广播公司称,法国总统奥朗德计划5月9日到加勒比海法属马提尼克岛出席地区峰会,英国首相卡梅伦声称“大选在即,不考虑前往莫斯科”。此外,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国领导人表示“不参加,也不会派出部长级官员参加”。白宫表示,总统奥巴马不会到场。法国《时代周报》称,西方政要出现在莫斯科阅兵现场,是“对乌克兰的冒犯”。

  “在俄罗斯违反国际法和动荡乌克兰东部局势的形势下,参加莫斯科阅兵式将发出一个错误信号,”挪威外交大臣3月30日明确宣布,挪威领导人不会参加莫斯科胜利日庆祝活动,“不仅领导人不参加,甚至也不会派代表团。”俄新网分析称,目前,挪威国内反俄情绪高涨,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挪威与俄罗斯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双方在北极等地区竞争激烈。

  “俄罗斯大阅兵分裂欧洲”,德国《柏林日报》31日称,欧洲大多数国家和日美等国领导人纷纷采取抵制态度,但欧洲仍有捷克、冰岛、希腊、塞尔维亚等国领导人参加。这显然出乎西欧的预料,显示欧洲内部的分裂正在加大。

  “这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侮辱”,德国左翼报纸《新德意志报》3月31日批评西方国家抵制莫斯科阅兵,“这应该是一种二战胜利荣誉的共享。现在西方却排斥”。显然,西方要惩罚俄罗斯,尽管“胜利日惩罚”有些争议。

  克里姆林宫倒显得不在乎。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一些西方国家拒绝参加并不影响胜利日庆祝的气氛和规模。德国全球新闻网3月31日表示,5月9日,俄罗斯28个城市搞阅兵式游行,40个城市搞庆祝式游行,5个城市上空军机表演。最大的游行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一共有1.5万名官兵参加,展示俄罗斯200种先进武器;100多架直升机和飞机飞越上空。这是俄罗斯展示军事实力和国家强盛的活动。

  与欧盟国家领导人相比,目前已有30多国领导人积极接受邀请。美国《纽约时报》引述俄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独联体国家几乎所有成员国领导人都参加,还有中国、印度、越南、朝鲜、南非、古巴等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俄塔社称,蒙古将首次派一个连的军人参加莫斯科二战胜利日阅兵。拉夫罗夫表示,虽然受到美国和欧盟内部鹰派国家的影响,但欧洲还是有不少国家理解莫斯科阅兵的意义,理解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曾经保卫过欧洲的人,也是为了缓解目前的国际局势,防止欧洲再次分裂。

  俄新网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英美等国领导人拒绝出席俄阅兵的目的很明确,希望将俄罗斯从二战胜利者的行列中排除出去。而为了避免进一步恶化与俄的关系,默克尔计划阅兵次日前往莫斯科,与普京一起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因为她明白,反俄政策永远不会成功。

文章关键词:俄罗斯;大阅兵 责编:王文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俄罗斯海岸现神秘雪球堆 规模巨大

    近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小镇内达(Nyda)出现大量神秘的巨型雪球,最大的直径约1米,排布在俄罗斯鄂毕湾(Gulf of Ob)海岸线。高级气象学家大卫(David Samuhel)表示,极地漩涡可能在1月份登陆美国,“今冬美国最冷地区会在北部平原的五大湖区,将出现猛烈风暴。

  • 俄罗斯海岸现神秘“大汤圆” 规模巨大天然形成

    据《西伯利亚时报》报道,近日,在俄罗斯鄂毕湾(Gulf of Ob)的海岸上,出现了一大批神秘的雪球。这些雪球大小不一,有的和网球一般大,有的则大如排球,看起来就像有人故意为之。

  • 普京警告希拉里:停止批评俄罗斯 否则将付出代价

    据英国《每日快报》10月25日报道,西方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较量愈演愈烈,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西方再发强硬言论,称美国必须停止批评俄罗斯,否则后果自负。

  • 俄罗斯机场举办“中国日”活动 欢迎中国游客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乘客,普尔科沃机场更新了基础设备,航班显示屏、航班广播、机场网站均有中国版,机场提示牌增设中文说明,餐厅有中文菜单。

  • 俄罗斯卖出210亿军火恐怖大单 非洲国家武装起来

    展会期间,俄罗斯代表团分别与超过25个非洲国家和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的国防部和商界代表举行会谈。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还将推出一款“卡”-52“短吻鳄”侦察/攻击直升机的多媒体虚拟现实模拟器。

  • 俄罗斯一河流变成血红色

    2016年9月9日报道,俄罗斯诺里尔斯克,河流被污染,呈现红色。据外媒报道,近日,生活在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市、北极圈内的居民在网上分享了一组令人震惊的照片:血红色的河流。

  • 美国务院:国务卿克里将于7月14-15日访问俄罗斯

    俄罗斯卫星网7月12日消息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将于7月14日访问莫斯科。柯比在记者会上表示,克里将于7月14日晚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多名高官举行会谈,同时就叙利亚、乌克兰和纳卡地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磋商。

  • 俄媒:俄罗斯计划建“超级高铁” 意欲拉中国投资者参加

    俄媒称,俄罗斯交通部部长马克西姆·索科洛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他建议中国投资者参与建设俄罗斯首个超级高铁项目(Hyperloop)。俄交通部5月20日宣布,与其他国家一样,俄罗斯也准备在铁路网建设类似超级高铁这样的基础设施项目。

  • 俄罗斯高考开考 85岁老人成为最年长考生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6月7日消息,俄罗斯高考开考,85岁老人成为最年长的考生。6月初俄罗斯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6日莫斯科州共有超过2.3万名考生参加了全国数学科目统考,而来自伊万诺沃州的85岁老人成为这科考试中最年长的考生。

  • 美前国务卿:俄罗斯总在挑衅并认为己方很委屈

    据俄罗斯《报纸报》4月19日消息,美国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称,俄罗斯政府总是对其他国家发起挑衅并认为自己是受委屈的一方。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