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无道德 不新闻

2014年12月10日16: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034

  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工作持续推进,在接受投诉举报、开展新闻评议、进行案件查处、案例通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对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和治理新闻界突出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试点省市的新闻道德委员会在这两年的工作中也积累了有益经验,对具体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各地高度重视,提供有力支持

  地方党委宣传部对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高度重视,提供了有力支持,使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陕西省产生了由省委宣传部、网信办、新闻出版广电局、部分中央驻陕和省级主要媒体,以及质监、食品、农业、环保、教育、政法、金融等部门人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院校专家、律师协会代表组成的19人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

  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接到省国土厅关于某公司反映某网站陕西频道涉嫌收取战略合作费的情况通报,省领导十分重视。新闻道德委立即召开协调会,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反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组历时3个多月,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勘查、约见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形成专门报告,呈送相关领导和部门。

  其它试点省市均是在各地党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下,使新闻道德委员会的筹建、查处举报案件、工作协调配合等方面取得了切实进展。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各试点省份都完成了建章立制工作,逐步优化工作机制,形成了举报查处、案件评议和通报惩戒等一整套工作流程。贵州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之初就通过了《贵州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章程》《贵州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实施细则》《贵州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工作职责》,明确了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人员构成、工作机制、内容评议及责任追究等具体事项。运行机制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该省新闻工作的实际,也借鉴了省外、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力求既注意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又注重体现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新闻道德委员会的硬约束力。新闻道德委员会还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委员会专题会、通报会、座谈会等专门会议,征求和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研究处理违反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投诉等事项。

  新闻道德委员会注重上下沟通,及时传递信息,保证工作机制更加科学和完善。据介绍,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从成立至今,坚持双周向中国记协汇报工作情况,每月向省委宣传部汇报举报处理情况,每月编辑“投诉情况简报”。迄今为止,已出“情况简报”21期。工作情况的上通下达,不仅使上级部门及时了解了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工作情况,也使媒体及时得到相关信息。

  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工作机制使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使新闻道德建设规范有序、扎实推进。

   严肃举报查处,规范媒体行为

  各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畅通举报渠道,并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贵州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以贵州记协网站为宣传平台,搭建“新闻职业道德监督台”,开设知识讲座、监督看台、监督举报等专栏,开通专门的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在全省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中展开宣传,工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共同推进。

  河北省制定出台《关于对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办法》,调动广大群众举报积极性。对群众投诉,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专门安排一名同志协调相关部门处理群众反映情况,并建立管理工作台账,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在事情处理调查完毕后,及时回复群众。

  坚持依法依规办理,严肃查处落实。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接到群众投诉情况或上级批转来的信件后,根据批示精神,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工作有关规章制度,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

  积极开展新闻评议工作。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每季度将群众投诉案件,挑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分送各委员,广泛征求意见,并对意见梳理,形成专门报告,通报各相关单位。

  在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规范新媒体的新闻道德失范问题,成为多地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的新课题。今年10月1日,一家网络视频媒体在对上海绿地申花队与江苏舜天队足球比赛赛事播报过程中,出现了解说员用不文明语言诋毁、歧视球员的情况,引起网上一片哗然。事后,当事媒体做出了开除相关责任人和进行微博道歉的处理,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积极进行督导教育,要求该媒体认真落实整改,对方积极响应。

  注重教育培训,强化行业自律

  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有利于从根本上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新闻行业自律。贵州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定期开展“全省新闻职业道德大讲堂”活动,要求全省各家新闻单位迅速开展形式多样的新闻职业道德学习活动。为更好地在“治”的同时,切实抓好“防”的工作,今年7月17日,“贵州省新闻职业道德大讲堂”对来自省级17家新闻单位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开展了第一次集中学习培训。培训邀请到省委宣传部领导、省内主要媒体负责人及知名法律专家给学员授课。

  贵州省相关负责人谈到,原计划本期只针对省直新闻单位进行培训,离贵阳300多公里远的黔西南日报社得知消息后,主动要求选派3名一线编辑记者赶来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当代贵州杂志社记者杨彦荣说,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从业生涯经历的咀嚼,更是今后工作中确保“新闻真实性”和“为人民服务”的一次洗礼。贵阳日报社记者贾过之说,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爱心、有自律意识,才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坚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头脑,用敏锐的眼睛去探索有价值的好新闻,做一个出色的好记者。

  其他试点省份也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从源头上促进行业自律。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0日 04 版)

文章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新闻单位;江苏舜天队;申花队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殷建光:敲响“新闻想象学”丧钟

    据报道,《南风窗》杂志社近日致函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宣传部,承认该刊今年第十八期报道“村官腐败透视”一文存在问题,并向广大读者致歉。新闻工作者应坚守真实性原则,唯有严格按新闻职业道德办事,方能不犯功利主义错误。

  • 填补新闻从业人员 法定保密义务的空白

    新闻从业人员因其职务行为的特殊性,会比其他义务主体更有便利、更有机会接触到国家机密。当前,应以《办法》的颁布为契机,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保密教育,提高其对国家机密的敏感性。

  • 答记者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印发《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7月9日,总局相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专访。

  • 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

    为切实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管理,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总局制定了《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 禁止新闻从业者非法传递国家机密

    6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办法》要求,新闻单位应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规范管理。

  • 《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印发

    6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

  • 新闻从业人员今年死亡创新高

    全球媒体监察机构国际新闻学会调查显示,过去15年间,新闻从业人员在岗死亡人数今年创新高,已有119名“一线”从业人员死亡。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最近一轮冲突中,媒体机构所在建筑物又成为以军空袭目标。

  • 王运才:两会报道新风扑面 见证新闻传媒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两次亲切地握住我的手,询问我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向代表们介绍说:“我和运才很熟悉,我们当年都在福建工作。只有让广大受众从两会报道中读出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未来,才是记者的正事,才能显示媒体的专业本色。

  • 中央14家主要新闻单位与新闻从业人员签保密协议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 今天下午,法制日报社与全社记者签署保密承诺书和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队伍建设、维护新闻传播秩序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光明日报:用“据传”写报道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在严峻的反腐败斗争中,新闻工作者担负着重要任务。不能不指出的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有关反腐败的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据传”“据信”“有人说”“或将……”等用语。这种依据传言便可成章的新闻报道,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弱化了媒体的社会功用,败坏了新闻业界风气,因此必须杜绝之。

  • 链接:新闻敲诈,面临哪些处罚?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东盛唐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丁龙说,根据情节轻重不同,记者进行新闻敲诈和报道虚假新闻,将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或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