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从2014走向2015:大国关系变迁与展望

2014年12月17日08:18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2014年,大国之间利益的交融、调整与碰撞决定了这一年大国关系的走向。而在交往中追求共赢、在博弈时留有余地、在危机时寻求妥协,依旧是2015年大国关系走势的三条路径。

   利益交汇 谋求共赢

   2014年,中俄、中美、中欧之间共谋利益交汇点,中国与发展中大国关系取得明显进展。2015年,中国将继续坚定地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运行。

   目前中俄双边关系正处于建交65年来最好时期。2015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高水平上向前运行。

   中俄两国加强了发展双边关系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两国元首5月在上海共同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中俄结束了长达10年的天然气供气谈判,正式签订《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两国还签署了西线天然气管道供气协议,积极商谈油田大项目合作等。双方正在努力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美关系犹如波浪中不断前行的航船。

   2014年,尽管中美关系时有摩擦,但波折没有阻挡两国关系前进的航程。2015年中美两国将继续努力管控分歧向前发展。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举行两次面对面会晤,而且彼此多次通话和通信。

   奥巴马总统11月赴北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就气候变化、签证互惠、军事互信、贸易谈判以及抗击埃博拉和反恐等问题达成多项协议与共识。两位元首还借“瀛台夜话”就执政理念深入交换了看法。

   2014年中美关系中的另一亮点是两军关系继续发展。作为双边关系中最敏感的领域,两军关系过去常因双边关系出现问题而中断。但一年来,两军交往势头强劲,成为中美关系一大看点。

   中欧关系迎来新的里程碑。

   春季,习近平主席在访欧期间,与欧方领导人确定共同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未来中欧关系指明了方向。欧洲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此访是“中欧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秋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欧时提出培育和凝聚亚欧共同体意识、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等主张,阐明了中国的“亚欧观”,这对维护亚欧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已经换届。新任欧盟委员会国际合作与发展委员米米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一届欧盟领导层仍将致力推动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与发展中大国关系更加紧密。

   2014年,中国与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关系特点鲜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对此概括为:高层往来频繁;务实合作进一步拓展;在话语权上互相支持;战略互信得到提升;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有实质性进展。

文章关键词:共同体意识;大国关系;中欧关系;亚欧观;恩恩怨怨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凌晓明:以“中国眼光”度量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全人类,中国关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张,得到了大会的一致赞誉和深入探究,这样的眼光和胸怀为推进全球互联网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担当。“中国眼光”会为网民谋福祉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全人类。

  • 关于G20,习近平这么说

    G20杭州峰会开幕在即。习近平曾在2014年明确提出对G20的期许,那就是“要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

  • 习近平: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中国“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 G20峰会倒计时100天:系列外围对话活动密集展开

    今年9月4日至5日,中国将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3月21日至22日,G20“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法国巴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总部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共同参加了会议。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

    中国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模式,证明通往现代化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中国道路是中国自主开辟的现代化道路,是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伟大创举,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是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中国方案。

  • 捷克是习近平构建中欧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点

    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欧就选择了捷克共和国,独立访问一个非大国并且一呆就是三天,这在习主席的访问史上是少见的。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东欧之行将给双方关系赋予全球性战略意义,进一步筑牢中欧“民心工程”和“命运共同体”。

  • 治国理政新实践:大格局 大手笔 大胸怀

    3次访问东南亚、3次访问中亚、两次访问南亚、两次访问东北亚——习近平的出访行程,一半留给了周边,将其视为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首次阐述中国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

  • 国平:海阔帆舞 正是共襄盛举时

    外媒纷纷引用这样的数字: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亚洲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亚洲。

  • 人民网评:亚洲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

    今年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内涵,而特定的场合无疑具有特别的含义,有了此前的铺陈,迈向命运共同体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可谓水到渠成。

  • APEC为酒业吹来什么新风?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但包容开放的潮流是阻挡不了的,酒业所能做的只有正视现状、顺势而为。北京APEC为酒业的脱困复兴展示了思想和现实的机遇,但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 国平:亚太梦想从北京启航

    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结束,标志着为期7天的北京APEC会议圆满画上句号。这一系列重要成果,意味着亚太合作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深化、全面提质,意味着亚太各国人民瞩望的亚太梦想开始了幸福启航。

  • 扬合作发展之帆 圆亚太繁荣之梦

    共同的辛勤耕耘,在金秋时节结出果实;美好的亚太梦想,从北京上空展翅放飞。东道主的精心准备、真诚付出,中国的引领性倡议、会议的丰硕成果,在APEC发展历程上留下精彩的北京印记,亚太繁荣发展再注澎湃中国动力。

  • 中国梦、亚洲梦之后 习近平为何又提出“亚太梦”

    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从容提出了亚太梦想的概念。从习近平上任之初提出中国梦,到之后提到亚洲梦,再到如今提出亚太梦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

  • 外媒看“习式外交”:变零和博弈为繁荣共进

    当地时间2013年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莫迪在生日当天迎接习近平到访,象征着印中关系在两位领导人的带领下获得了“新生”。

  • 光明网:“可持续安全观”彰显中国智慧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近日于上海举行。(6月23日中工网)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通篇围绕亚洲安全展开,尤其强调指出要实现亚洲“可持续安全”,让人眼前一亮。总而言之,“可持续安全”是对古今中外安全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对亚洲安全问题做出的最为深刻的阐述,彰显“中国智慧”对亚洲安全与稳定的积极贡献。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