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用“智慧”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2015年02月04日15:48  来源:经济日报

5034

  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借助这些新技术体系的“智慧城市”正在改变着城市管理的传统模式。智慧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智慧的交通、医疗等,还需要智慧地应对各类应急事件,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6个特大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1000万以上。

  持续扩大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压力,对城市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不少大城市的硬件建设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但在城市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用“智慧”保证城市的安全运行?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大数据构建城市综合应急平台

  据统计,目前我国超过20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陕西、宁夏等10多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省级总体规划。去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虽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

  要确保智慧城市的安全运行,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通过对城市主要部件日常管理的物联数据采集,为城市安全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统一、安全、及时的信息传输通道。中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万碧玉指出,现在很多城市管理欠缺的是大数据。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而目前这些数据分散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比如人口数据在公安系统,房屋信息在房产局,道路交通数据在交通管理局,这些信息如何实现开放共享是一个大问题。在城市应急管理时,需要有一个中心部门来统筹这些数据,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共享。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建议,充分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纵向构建上下互联互通的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体系,横向构建与其他部门“专项应急平台”的联动体系,共同打造“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为支撑”的城市综合应急平台体系,为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科学模拟规避未来风险

  大型活动前的风险预判,是城市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智慧城市可以对每一个区域的空间信息进行建模,也可以通过移动信息的预测和仿真等,预测人的活动对城市等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城市三维模型,评估人流可能聚集的地点,一旦现场人数超过容量,就可以引导人流有序分散、在关键点高效布置警力等。

  突发事件虽然难以预料,但人群聚集的过程却是渐进的。人群在特定地点或区域不断聚集,经历了多个环节。如果能在最初的环节中,防止新的人群再聚集,加快已聚集人群的疏散,就能有效控制风险。在人群聚集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小,形成多个风险提示等级,通过短信或微信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向人群中的个体陆续发出安全提示或预警。

  万碧玉说,可以运用手机LBS(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信息进行定位。当公共场所聚集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政府应该提高防范意识,进行预测,进而采取应急措施,规避风险。

  “人的智慧”更重要

  要确保智慧城市的安全,我们缺的并不是技术,关键还是人的观念,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智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认为,预测交通流量、给出合理的交通分流建议、公共人流动态监控和设计引导模拟,并非高难度的技术,一些城市的应急建设中早就有了,却未将此事落到实处。一旦发生问题,又把责任推向应急建设方面。

  简单粗放、疲于被动应付的传统城市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城市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急剧增长的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宁家骏建议,城市管理要体现“平战结合,以平为主”的总体设计理念。“平”时能够满足各级部门的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战”时能够满足应急值守、应急评估、应急决策和应急指挥等工作的需要,以做到应急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管理。

  万碧玉建议,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公共安全事故,包括身份识别、医疗诊断、定位、救护、道路优化等技术手段在内的应急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技术保障手段,培训工作人员,强化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宁家骏指出,城市应急安全体系也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条件进行设计和建设。要从单纯的“应急”向综合性的“城市大安全建设”的理念转变,并应具备当地特色,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城市内在发展规律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模式探索,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关键词:智慧;安全运行;安全建设;城市应急;城市规模 责编:王嘉懿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以“仁者乐山”的智慧打造山地旅游供给

    孔子说:“仁者乐山”,弘扬悠久的名山文化,追赶世界山地旅游风潮,创造更多山地旅游供给,包括山地旅游装备、山地旅游服务,这些都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智慧城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截至目前,淇滨区“智慧城管”已覆盖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9大类81小类问题,组建了300余人的兼职巡查员队伍,仅今年8月份,就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884件。

  • 智慧家庭课堂 开启女性新生活

    8月29日下午,中原女性大讲堂——驻马店开发区妇联智慧家庭课堂在驻马店开发区管委会五楼会议室举行。

  • 凝聚智慧 桑庄镇着力打造“一门四镇”

    “一门”:335省道穿境而过,二广高速出口设在桑庄镇,郑万高铁亦在桑庄镇设立站点,邓桑快速通道使得从桑庄进市区也非常方便,作为邓州“东南门户”交通优势明显。

  • 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将举办 五大亮点抢先看

    2014智慧城市创新大会: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王秀军发言2014智慧城市创新大会:时任广州市长陈建华发言2014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发言 2014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主持开幕式 

  • 智慧与财富并存:巩义小关镇杜沟村

    关于杜沟村未来的规划,村委书记杜彦红告诉记者:在小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杜沟村会自加压力,主动作为,把创建最美乡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目标要求,让杜沟村的天更蓝,水更绿,人更富,成为典型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 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蓝图绘就

    智慧旅游离我们越来越近了。2017年年底之前,省内4A级景区将全部基本实现智慧化,各地也将通过旅游服务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 扫一扫 “智慧生活”搬进社区

    动动手指,将上至国家惠民政策、下至商品优惠信息“一网打尽”;足不出户,享受家政、维修上门服务;闲来无事,约上社区认识不认识的小伙伴儿拼车旅游…

  • 用“中国智慧”升级中国制造

    知识产权是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打造更好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法治、市场和文化环境,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 “智慧城市”让市民享受到“智慧化”服务

    作为住建部和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许昌市政府希望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可以让市民在教育、医疗、安全、绿色环保和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智慧化”服务;企业在业务运营与创新发展方面得到“智慧化”支持,带动“智慧化”新兴企业在当地的聚集;政府机构通过“智慧化”政务形成高效的决策与管理体系。

  • 用智慧办名校

    从2007年9月开始担任许昌市第二中学校长的冶慧玲,在教育战线已经工作了27年。她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带领市二中走出了一条“学校建设特色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学生成长多元化、学校管理精细化”的新路子,不仅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爱戴,而且以出色的成绩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工作者。

  • 莫将人工智能炒成技术崇拜

    微软不把人工智能炒成技术崇拜不罢休。人类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大脑详细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但从结果讲,未来5至10年,机器智能会超过一般人,20至30年可能机器本身的智能会超过人整体的智慧。也就是说,在人工智能业务上,微软正在冲刺推广,斜刺里加塞,想在中国树立一种领先的品牌形象。

  • “智慧城市示范新城”签约新乡

    4月9日,由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央巢研究院亚太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原智慧城市建设国际交流会在我市举行。我市新乡县被授予“智慧城市示范新城”,并现场进行授牌;总投资达122.7亿元的6个“智慧”项目同时落户新乡。

  • 中原智慧城市建设国际交流会在新召开

    4月9日,中原智慧城市建设国际交流会在新乡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学贵、副市长刘尚进出席会议。刘尚进希望来自中外的专家和嘉宾能够为智慧新乡和中原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传祺GA3自动精英智慧版

    日前,从广汽传祺官方渠道获悉,广汽传祺GA3新增一款1.6L自动精英智慧版车型,新车售价为9.08万元,与智慧版车型,该车的舒适配置有所降低。相比2013年广州车展上市的智慧版车型,1.6L自动精英智慧版舒适配置有所降低,例如新车配备的是15英寸轮圈以及织物座椅,没有配备定速巡航。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