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涵养我们的“清明文化”

2015年04月06日17: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034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既为寄托哀思、追念亲恩,也为敦亲睦族、慎终追远。这样的节日、这样的传统,是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

  古人说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既描摹物候变化,也寄寓文化意涵。而过往祭扫活动中的一些庸俗之风,给清明平添污浊之气。大操大办,劳民伤财;过度焚烧,制造火患;而那些烧“情人”、烧“麻将”的做法,污染环境的同时,更污染了精神世界。

  现代社会,传统的仪式也可与时俱进。这几年来,文明祭扫之风,让清明更“清明”。碑前献一束鲜花,馨香寄哀思;坟旁种一棵绿树,绿荫表怀念。在网上写一段回忆文章、亲人围坐翻翻老照片,亲情共鸣中传承着良好家风。

  清明是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有着强大生命力。当前,不管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还是从乡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我们的生活场景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惟其如此,我们更需要把握住节日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不变的人心情感,在继承与创新中涵养属于我们时代的节日文化。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6日 01 版)

文章关键词:清明;文化意涵;清明时节;情人;麻将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清明齐扫烈士墓 生态祭奠树新风

    清明将至,为了缅怀先烈,增强广大党员对中原优秀人物的深切情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倡导生态祭奠。

  • 清明小长假 一起去踏青吧!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清明小长假高速免费通行 交警发布出行指南

    今年清明假期从4月2日至4月4日放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郑州、洛阳、开封等重点省辖市周边高速公路将迎来车流高峰,集中表现为私家车自驾出行增多。为保障群众清明假期出行平安,高速交警发布清明假期出行指南。

  • 河南清明小长假高速公路七座以下小车免费通行

    今年清明小长假小车免费通行的时间为4月2号零点到4月4号24点,我省高速公路和郑新黄河大桥对小车(7座及7座以下)实施免费通行。

  • 清明前5座坟墓4座被挖 村民欲哭无泪:尸骨都找不全了

    3月14日,郑州一村民去给亲人上坟时,突然发现5座亲人的坟墓,有4座被挖了。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