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瞭望:人民有所呼 改革有所应

2015年04月09日20:54  来源:新华网

5034

  4月13日出版的第15期《瞭望》新闻周刊将发表慎海雄的署名特稿《人民有所呼 改革有所应》。全文如下:

  人民有所呼 改革有所应

  文/慎海雄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顺民心厚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始终有一条清晰的“人心标准”。从“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到“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从“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改革的“人心标准”一脉相承。

  坚持改革的“人心标准”,才能激发全社会的改革激情,形成上下同心的改革合力。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攻坚期,谋划改革,推进改革,都要“以天下之目视之,以天下之耳听之,以天下之心虑之”,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让人民从改革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最大限度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使人民始终成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热情参与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向往和奋斗的过程,就是积蓄和释放改革发展强大推动力和创造力的过程。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皆大欢喜的改革已越来越少。改到深处是利益。但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啃,而且要以最小的代价、最低的震荡啃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拥护支持改革的积极性,使改革的方向、目的与最广大人民的意愿相统一,使改革推进的过程同人民得实惠的过程相协同,使实现人民长远利益的举措和维护人民当前利益的做法相衔接,从而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正能量。

  “治大国如烹小鲜”,推进改革,必须“蹄疾而步稳”。因此,改革的方法论至关重要。习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指导改革的“群众主体方法论”。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依靠人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惟其如此,我们的改革才能大道不偏离,始终赢得人民的信赖。

  无论百姓的“获得”还是改革的“呼应”,都应是具体可感的。改革不是虚晃一枪,而是要让百姓看到效果。习总书记两会时强调“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启示我们改革对人心的“呼应”,也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回顾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十一次会议审议的改革议题,无一不是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如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点赞,正在于这样的改革抓住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是为天下苍生谋利益的改革。实践证明,许多人民群众呼声比较强烈的民生难点,如教育、医疗、社保、收入分配、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核心矛盾并非都是缺投入,而是缺公平,解决公平问题,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和规则,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更公平的起点、更公平的机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城乡户籍统一登记、高校招生、单独二孩政策等改革方案的出台,大大舒缓了人民群众的公平焦虑。在生产领域,虽然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了,但从市场准入,到贷款获取,“不公平”始终是一些民企的沉重叹息。习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需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改革呼应民声,必须打通“中梗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让改革方案变成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关键是细节方案,成败也在细节方案,需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然而,过往的经验表明,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往往出现“最先一公里”畅通、“最后一公里”断头的问题。改革中的“上下热中间冷”“上下通中间阻”现象,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吐槽”的“中央的政策好,只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没有认真执行”,部分改革“只闻声不见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会上叫得响,落实不到位”,反映的都是“中梗阻”现象。简政放权之后,有的审批“明放暗不放”,放虚不放实,放小不放大,或者换个“马甲”又以备案名目出现,一些打着政府旗号的“红顶中介”形成新的“高墙”,截留“改革红利”,企业抱怨不绝于耳。

  改革难落地,或变形走样,除了懒政、不作为,深层原因往往是直接触动了一些部门和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权力小了、制约多了、监督大了让一些人“不爽”。如果不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如果不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改革方案和政策意图的实现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最终让百姓产生“空欢喜”,有“失望感”却无“获得感”。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努力突破“中梗阻”,就必须将中央的改革部署细化深化实化,推进到“最后一公里”。全面从严治党,对“中梗阻”现象,要像反腐败“打虎灭蝇”一样,以雷霆万钧之势坚决治理。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改革的“试金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让人民群众看到改革的真效果、得到改革的真实惠,“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就必须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改革思想,指导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文章关键词:改革合力;人民群众;改革发展;改革思想;改革攻坚 责编:王嘉懿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陈润儿:不改革死路一条 抓改革才能柳暗花明

    8月15日,省长陈润儿主持召开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听取“三煤一钢”改革情况汇报,他强调,国企改革攻坚战打响一个多月来,改革进展顺利,发展态势良好,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沉淀性问题也开始显现。

  • 陈润儿:抓改革才能柳暗花明

    陈润儿最后强调,企业是国企改革的主体,改革归根结底要靠企业激发内生动力。

  •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新作为催生改革新气象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激发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增强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以久久为功精神抓落实,我们就能不断用新的发展为改革开疆拓土,让改革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 中国智库机构推出“中国改革信息库”

    (记者 魏晞)作为中国智库机构之一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8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推出“中国改革信息库”,并于3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建设“中国改革信息库”,以史鉴今,是把握世情、认清国情、坚定改革开放信心的现实需求,是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迫切需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

  • 国资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1月29日,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张毅主持召开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黄淑和,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 习近平:深化改革需加强顶层设计

    中共中央9月1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认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兑现已部署的各项改革承诺。

  •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 5000余字会议公报59次谈及改革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

  • 新华社: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 总书记频繁地方调研背后的考量

    持续承受着下行压力考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更突出的是结构性问题。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

  • 中国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别

    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

  • 佛山南海开出广东首份行政审批“负面清单”

    佛山市南海区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办法,值得肯定和借鉴。“三份清单贯穿行政审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无论是官员、企业主还是普通老百姓,谁来办理都一样。

  • 河南省直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紧紧围绕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老同志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 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抓住突出问题,克难攻坚就有了主攻方向;找准战略重点,改革红利自然充分释放。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河南日报: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抓住突出问题,克难攻坚就有了主攻方向;找准战略重点,改革红利自然充分释放。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