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快讯 > 正文

肖凤城:以《国家安全法》为依据全面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2015年07月21日15: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034

  最近二三十年,网络和信息技术日益广泛惠及人类生活,但网络和信息安全所受威胁也与日俱增。出于不正当经济动机、反社会心理、狭隘极端主张、恐怖目的乃至非正义国际政治图谋等各种复杂原因,各国网络和信息系统无不受到威胁,我国也深受其害。刚刚公布施行的我国《国家安全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指引,为全面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奠定了重要法律基础。

  《国家安全法》高屋建瓴地使用了“网络空间主权”这一概念,这在我国法律中还是第一次。这一概念在我国法律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网络空间的电子性、虚拟性,因而在处理网络空间事务时是否应当受作为现代国际法基石的主权原则支配,是国际社会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表明我国坚定主张网络空间活动也应遵循主权原则。这就以法律形式明确宣示了我国的重要立场,并为我国处理网络空间事务明确了根本原则,要求我国各领域开展网络空间活动、处理网络空间事务时,尊重他国主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在网络空间侵害别国主权。

  《国家安全法》规定要“实现网络和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突显了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务。网络空间的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包括大型服务器、光缆系统及其相关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系统,以及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国计民生重要行业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它们的安全无疑是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和关键。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受到过大规模攻击破坏,世界各国特别是网络和信息发达国家,对这方面的防范工作已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切实措施。我国将在《国家安全法》的规范下,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这些基础和关键领域的安全管控。

  《国家安全法》关于“建设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定,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方法。由于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覆盖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攻击将造成巨大破坏,而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工作范围极其广泛,所以,提高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能力不能仅靠某些方面单打独斗,必须构建涵盖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安全技术方面,要激励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以及救援和恢复等安全技术产品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不断完善网络和信息系统研制、生产、维护、使用者的行为规范,构建完备的以明确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安全管理制度。

  以大数据技术发展应用中的安全保护为例,《国家安全法》与各类组织和广大公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数据技术已经在社会管理、经济生活、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技术力量,但大数据也潜伏着重大安全隐患,这项技术如果被滥用也将带来巨大危害。《国家安全法》中没有出现“大数据”一词,但法律中所体现的立法精神、所规定的法律原则和许多制度条款都与大数据的采集、生成和使用密切相关。《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公民、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从大数据角度看,这里的“组织”尤指具有大数据生产能力的网络企业,不得生产、提供危害国家安全的大数据产品,同时,其他组织和人员也不得违法传播和使用危害国家安全的大数据。

  《国家安全法》的实施除了直接适用外,还将制定配套法律法规规章。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关于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在《国家安全法》公布施行后,还须根据这部法的规定以及国家面临的新情况,修订补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这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网络和信息安全所受威胁更多来源于人为因素,所以,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要更加重视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以及民事商事领域其他相关法律制度,鼓励和推动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的发展进步;通过完善行政管理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各类管理机构职责,规范企业和其他组织以及广大公民的网络和信息行为,构建良好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秩序;通过补充完善刑法相关制度,惩治破坏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犯罪行为。正如《国家安全法》所规定的,“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和依法惩治网络攻击、网络窃密、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将进一步出台具体管理措施和法律规定。由此可见,建设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任务将是繁重和艰巨的。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关键词:国家安全;网络 责编:王文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

    4月12日,在冀州市信都学校,革命老军人王立信为孩子们讲述亲历的战争故事。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4月12日,在冀州市信都学校,革命老军人王立信为孩子们讲述亲历的战争故事。

  • 维护网络安全就是守护国家安全

    国家推行的“互联网+”战略,宣示着虚拟的互联网将全面介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如果没有网络安全的保障,互联网发展不仅将制造巨大的“泡沫”,更容易形成巨大的“黑洞”,吞噬我们的隐私,破坏我们的生活,颠覆我们的价值观,乃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 习近平为何要给国家安全干部提16字要求?

    分享推荐字号   “国家安全干警不愧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忠诚卫士,不愧是甘于奉献的无名英雄,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下,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

  • 多国情报泄露 维护国家安全刻不容缓

    在信息时代,我国国家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应运而生,并成为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全新”的问题和国家安全保障的“新重心”。  

  • 6月关注“国家安全”等机会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预期已经反映在A股行情当中,目前制约行情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面。资金面短期与政策创新关联度最大,中长期与经济结构转型内生动力相关。短期内股市信心重建的关键就是政策撬动资金,增量资金入场将改善A股生态环境。6月份建议重点围绕“国家安全”和“节能环保”展开投资机会的挖掘。

  • 6月关注“国家安全”等机会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预期已经反映在A股行情当中,目前制约行情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面。资金面短期与政策创新关联度最大,中长期与经济结构转型内生动力相关。短期内股市信心重建的关键就是政策撬动资金,增量资金入场将改善A股生态环境。6月份建议重点围绕“国家安全”和“节能环保”展开投资机会的挖掘。

  • 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政府机构成暴恐目标

    中国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6日在北京发布。另一方面,受到国际恐怖活动的影响,中国境内恐怖活动相对前几年来处于活跃期,根据官方报道和公开资料,2013年发生于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主义袭击共10起。报告还指出,国安委将统筹国内与国外两个安全大局,而其具体职能有四。

  • 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政府机构成暴恐主要目标

    中国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6日在北京发布。另一方面,受到国际恐怖活动的影响,中国境内恐怖活动相对前几年来处于活跃期,根据官方报道和公开资料,2013年发生于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主义袭击共10起。报告还指出,国安委将统筹国内与国外两个安全大局,而其具体职能有四。

  • FBI将第一要务由“执法”改为“国家安全”

    据美国《外交政策》1月5日报道,反恐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近年来着重发力的领域,FBI近期已悄然将这一点正式写入该机构的资料简报中,FBI的“主要职能”已由之前的“执法”改为维护“国家安全”。

  • 日本政府决定国家安全保障局将于7日成立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日本政府6日决定,将于7日成立 “国家安全保障局”。国家安全保障局的首任局长将由安倍晋三首相的外交智囊、前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担任。

  •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将于7日成立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日本政府6日决定,将于7日成立 “国家安全保障局”。国家安全保障局的首任局长将由安倍晋三首相的外交智囊、前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担任。

  •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立法案获国会通过

    日本拟设立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以总理大臣(首相)、外务大臣、防卫大臣、官房长官为核心,其中总理大臣是最高负责人,这一人事结构被称为“四大臣会合”。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事务局(办公室)为“国家安全保障局”,设在内阁官方下面,由一名总理大臣辅佐官负责事务局日常事务。

  • 日本参院表决成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相关法案主要内容为常设由首相、官房长官、外务大臣和防卫大臣4人组成的会议,决定外交及安全保障的基本方针。日本部分在野党如共产党、社民党、生活党等极力反对“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相关法案的通过。

  • 日本设立国家安全保障局拟起用多名自卫队干部

    日本NHK电视台10月28日透露称,日本政府近日决定,在正在计划设立的“国家安全保障局”(日本版NSC)中,将会起用超过10名自卫队高级干部。在为创设作为“外交安保司令塔”的“国家安保会议”而制定法案中,日本政府加入了设立以首相为议长的“四大臣聚头会议”及“国家安全保障局”的内容。

  • 日本拟设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制定外交与安保政策

    日本政府7日上午召开内阁会议,确定关于新设负责制定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相关法案。根据法案,日本还将在内阁官房新设“国家安全保障局”,作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事务局。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