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

2015年04月13日07:4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5034
 

  二、把握总体要求

  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在宪法法律规定下进行,把握好我省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引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依法治省贯彻到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各个方面,跟进落实中央提出的重大举措,聚焦解决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障碍、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热点问题、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法治建设的扎实成效,让中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更加出彩。

  (二)主要目标。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地方法规规章更加完善、法治实施更加高效、法治监督更加严密、法治保障更加有力,推进党内法规更加健全,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我省法治建设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20年,实现如下主要目标:

  ——法治信仰普遍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全民法治观念普遍增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普遍形成,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各类社会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立法水平全面提高。立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重点领域立法得到加强,制定修订一批促进改革开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权益急需的地方法规规章,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与我省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地方法规规章体系。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基本建立,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定化,依法决策机制更加健全,服务型行政执法实现全覆盖,政务公开全面落实,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更加有效。

  ——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得到切实保障,司法行为更加规范,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阳光司法机制、司法为民长效机制更加健全,司法监督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党委领导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全面建立,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模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三)基本原则

  ——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认真贯彻中央“三统一”、“四善于”的要求,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省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法治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全面依法治省方向正确、政治保证坚强。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省全过程,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法治体现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提升干部群众思想境界,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坚持全面依法治省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互促进,把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用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破除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建设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实现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坚持统筹兼顾、务实推进。从河南实际出发,立足全局,总体谋划,把全面依法治省与优化环境、推动发展结合起来,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转变作风结合起来,抓住必须做而又能够做的事项,分批推进,强化落实,善作善成,既讲近功,又求长效。

文章关键词:依法治国;科学发展观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瞄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着力点

    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于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是基于对我国法治建设已有成就和存在问题的总结和评估而作出的。

  • 行政长官出庭应诉让法治道路越走越宽敞

    长期以来官贵民贱、官尊民卑的意识将普通百姓一直禁锢于“民不告官”、“民不与官斗”的一种常态中,人们心目中没有民可以告官的观念。

  • 依法行政要拒绝“老大”思维

    分析来看,这是一种惯性思维——即当地政府可能养成了不理会“民告官”案件的坏习惯,也是一种官僚思想,还像一种“老大”作派。

  •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大方略:"骨干工程"迈出新步伐

    这一年,中国“十二五”规划收官,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了向着全面小康的最后冲刺。2015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治国理政方向,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

  •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依法用权严起来

    实践证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落实“四个全面”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履行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

  •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收入193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至2015年2月2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批示、指示等30多篇重要文献。

  •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收入193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至2015年2月2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批示、指示等30多篇重要文献。

  • 推进依法治省构建法治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要实现良法之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基本方略,就必须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 习近平出席干部研讨会 谈依法治国列10个案例

    2月2日至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这里举行。

  •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

    2015年3月24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深化审判、检务、警务、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的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加强法律文书释法析理。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