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城郊乡北杨庄村地处城郊乡北部山区,总面积9.1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262户,968人,北杨庄村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一是自然环境优美。地处山区,山多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宜人。二是文化积淀深厚。辖区内历史古迹众多,是省级命名的明清建筑传统村落,楚长城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经济发展滞后。北杨庄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基本上望天收,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四是扶贫任务艰巨。北杨庄村现有贫困户78户,贫困人口24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6%,贫困人口多,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自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北杨庄村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按照“规划引领、政府扶持、群众为主、产游结合、脱贫致富”的建设理念,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规划引领,明晰工作思路。将生态搬迁和中心村改造相结合、传统古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投入资金10万元聘请信阳建筑规划设计院,对北杨庄村杨庄组进行规划设计,编制了《城郊乡北杨庄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产业布局发展方案》,对建筑风格、景观打造、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确立了将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成美丽乡村、将美丽乡村打造成旅游景点、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全面脱贫”的工作思路,为美丽乡村长期建设明确了方向。
(二)转变群众观念,突出主体作用。坚持从思路、理念、技术等方面学习培训,组织群众代表于去年10月到信阳的郝堂、新集、今年的3月到泌阳的万亩林果基地学习产业发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3次,同时聘请县茶办和林业局技术员开展茶叶和苗木技术培训2次,启发群众转变思路,提高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采取政策扶持、政府奖补的办法,对群众居住环境进行改善,与28户签订了住房改造和新建协议,26户居民完成对自己的房屋改造或新建,改造农村危草房10户,完成墙体改造2万平米,建设明清风格仿古建筑1500平米,补贴资金100余万元,彻底改变了群众住房条件,扭转了群众住房“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内还在下”的局面。
(三)强化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争取资金530万元,新建村内水泥路4条8.3公里,新建拦河坝2处63米,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处,完成整修河卵石水渠200余米,环村路基处理3公里,区间路路基处理1.5公里,完成雨污分流管道300米,完成塘堰护砌近400米,修建大理石栏杆80余米,建设休闲广场800平米,制作文化墙100平米,文化宣传栏4个,栽种柳树、桂花、银杏等景观树木1000余株,设置体育器材、休闲设施20余套,完成草坪铺设400平米,建设水冲式公厕一座,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强化扶贫开发,实现农民增收。将扶贫开发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五有”为标准,依托自然优势,利用山坡资源申请财政扶贫到户增收项目资金50万元,扶持56户贫困户种植油牡丹300亩,66户贫困户发展茶叶156余亩,苗木花卉230亩,药材500亩,莲菜22亩,为发展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建设扶贫就业基地一处,可带动群众就业100余人,使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就业门路,即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打工挣钱,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活力和希望。
(五)强化体制机制,提升日常管理。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要求,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主动配合对村庄周围和群众庭院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共清理柴草堆、垃圾堆等150余处,清运垃圾1000余方,拆除危草房14处,拆除乱搭乱建20处,规范生产生活物品堆放40余处,治理污水排放点16处,配备垃圾桶20个,配备保洁员2名。建立了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排乱流等问题。
12月8日,市委书记何雄、代市长宋殿宇带领市直部门和县区有关负责同志,实地观摩清丰县、南乐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何雄在观摩中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强化责任、勇于担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奋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近日,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根据《河南省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申报指南》有关要求,对各市县上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经评审,最终确定了共321个村的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名单,现已公示。
汜水因汜河而得名,古称“雄镇”,“汜水关”又称”虎牢关”,位列古代中国八关之首;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美誉,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高村乡刘沟村是位于荥阳市北部邙岭的一个小村落,辖9个村民组,348户,1555口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河南大学郑州校友会老领导们的关心支持帮扶下,刘沟村围绕“立志兴榴、奔向小康”的发展目标,昂首阔步。
民权村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南部山区,属深山区农村,地处中原腹地,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是中原城市群正副中心的“节点”,310国道、连霍高速、焦桐高速、省道314、省道237等在民权村周边范围构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路网,交通便利。
竹林长寿山地热井开钻暨温泉小镇旅游项目启动,同时风情古镇、国际汽车营地旅游项目正式签约。
水道口村,位于巩义市,郑州市两大经济开发区之间,距巩义市1 7公里,郑州市56公里,南有310国道,北有中原西路,杨涉公路贯穿村中,连接南北两大交通要道,环村的水泥道路组组相连。
据了解,这个不足500人的小村,还是河南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它哪里这么吸引人?跟着记者去看看吧!
依托大浪口村现有500亩自然坑塘,以民俗体验、休闲农业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建设集温泉、民宿、餐饮、游乐、瓜果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
叶县辛店镇桐树庄村位于桐柏山余脉的望夫石山脚下,交通条件便利,距省道平驻公路2公里,距焦桐高速叶县南站出口2.5公里,区位优势明业,桐树庄系国家级贫困村。该村辖七个自然村,四个村民组,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532人,耕地540亩。
襄城县丁营乡沟刘村地处丁营乡的南部,距县城22公里,同时位于许昌、漯河、平顶山三市交界之处,紧靠道教圣地一一五岳庙。该行政村有9个村民组,辖沟刘、屈庄两个自然村,全村有655户,1935人,耕地1260亩。
尹集镇位于舞钢市东南部10公里处,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186个村民组,121个自然村,全镇人口2.7万人,属山区镇、革命老区。东与西平接壤,南与遂平、泌阳相邻,西与新中国治滩第一坝—石漫滩水库相依,北与田岗水库相连,地处驻马店、漯河、平顶山三市、四县交接地带。镇区紧邻市区,省道七蚁线公路纵穿南北,县道尚尹公路,尹出公路(尹集至西平出山)横贯东西。
林楼新型农村社区位于鲁山县下汤镇西部,昭平台水库上游,至镇区直线距离1.5公里,村名由解放前村里有林姓地主家里的两层小楼而来,现已了无踪迹。
八月丹桂飘香,笔者来到黄道镇王英沟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恬淡的乡村水墨画:错落有致的老墙瓦屋古朴静谧,苍翠遒劲的老槐树雕刻般矗立村舍道旁,平整的村道曲曲弯弯通向各家小户……
三间房村位于宝丰县观音堂林站西北1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石墙青瓦的古村落依河而建,错落有致,古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