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黄玉荣:与厅长丈夫共同贪腐 提前潜逃出国

2015年04月24日07:16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5034

  映象网讯(首席记者 梁新慧)在国际刑警组织下发的通缉令中,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玉荣备受关注。这是因为,她的老公,就是已经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而在石发亮之前,曾锦城、张昆桐两任厅长落马,创造了河南交通系统“前腐后继”的尴尬纪录。

   黄家仨姐弟贪起钱来

  个个不省心

  2005年12月21日,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特大受贿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公诉人称,1997年上半年,中铁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办事处副主任王某,通过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石发亮的妻弟黄裕陵认识了石发亮的妻妹黄玉芬。2000年七八月间,王与黄玉芬约定:黄如帮助该公司在驻马店至信阳高速公路四标段中标,可得到工程总价款3%的好处费,其中包括给其姐夫石发亮的好处费。之后,在石发亮的关照下,该公司顺利中标,并按约定给予黄玉芬534.8万元。不久,石发亮的妻子黄玉荣将此款取现据为己有。

  通过这一段公诉内容不难看出:黄家除了身为高官的黄玉荣之外,还有担任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的黄裕陵。而她的妹妹黄玉芬,则多次依靠姐姐、哥哥和姐夫,大肆敛财。

  经查明,石发亮在任河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厅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单独或伙同其妻黄玉荣收受贿赂1900余万元,一审判处石发亮无期徒刑。

  身居高位 出身高干

  就在石发亮因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接受审判时,与他同流合污的妻子——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公司原副董事长兼副书记黄玉荣,则早已和儿子身处美国境内,至今未归案。

  黄玉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记者了解到,黄玉荣出身于高干家庭,他的父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和她的伯父、叔父一样,都是当地有名的抗日领导人。黄玉荣曾担任郑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省交通厅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

  孔雀女凤凰男

  相差8岁的“姐弟恋”

  1968年,黄玉荣应征入伍,1973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在无线电通信专业深造两年后,重返部队任通信修理所技师。1978年,28岁的黄玉荣离开军营,结束了十年的军旅生涯,与20岁的石发亮一起转业到河南省交通设计院,开始了人生新征程。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黄玉荣和石发亮是在部队相识、恋爱。“石发亮出身豫东扶沟县农家,而黄玉荣是高干子弟,他俩是典型的姐弟恋。”

  协调组织能力很强

  仕途一帆风顺

  “她到交通设计院后,表现很出色,吃苦耐劳,早出晚归,领导交办的事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都很出色。”当年一位曾和黄玉荣有工作交集的人士告诉记者,1988年,她被提升为河南省交通设计院办公室主任。

  1991年9月,河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郑州至开封高速公路动工,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监理部也同时成立。为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工作进度,黄玉荣又调到工程监理部任办公室主任,后来又担任党总支书记,分管党务、行政及财务工作,这一干就是6年。

  1996年7月,黄玉荣调任新成立的省交通厅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她虽然当了大官,但很谦虚,也经常听取下属的意见。”这位人士透露,黄玉荣演讲起来有一套,让大家十分振奋,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黄玉荣在群众考评中被评为优秀。

  常把“廉洁”挂嘴边

  另一位熟悉黄玉荣的人士告诉记者,黄玉荣升任高管局的高层时,正值河南高速公路的发展期,管理上还处于空白阶段。于是,她十分注重建章立制。

  不到两年时间,就先后制定实施了《收费管理办法》、《路政管理办法》、《养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基础管理规章制度。还制定了“百分考核办法”等奖惩考核管理措施,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

  “省交通厅的前两任厅长倒台后,石发亮一上台,就提出’一个廉字值千金’、“让廉洁在高速公路上延伸”等口号,当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身为妻子的黄玉荣,在高管局也十分重视廉政建设,大会小会上经常讲廉政。”这位人士说, “现在想想,多么可笑,多么滑稽,多么讽刺,他夫妻俩讲廉政最多,而他俩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贪腐。”。

  表面上,石发亮、黄玉荣夫唱妻和,实际上,夫妻俩关系十分紧张。据悉,婚后两人经常磕磕碰碰。考虑到仕途的发展,两人决定分居,但不离婚。1988年,二人分居后,黄玉荣便将不到1岁的儿子推给石发亮。

  “他又当爹又当妈,才把儿子拉扯大。在家庭生活上,无论是石发亮还是黄玉荣,都是很失败的。” 一位知情人说,预感到石发亮要出事,黄玉荣提前办理了各种手续,潜逃出国了。

  其他被通缉的贪官:

  曾子恒:低调技术男很少出席公开活动

  程三昌:一边与黑老大吃饭唱歌 一边著书淡泊明志

  席秀萍:酒店老板“非法集资”让退休工人血本无归

  乔建军:中储粮“硕鼠”俩身份证 在美富人区购豪宅

  吉东升:因涉嫌挪用资金被查 曾指证公司老总贪污

文章关键词:黄玉荣;石发亮;老公;姐弟恋;高速公路建设 责编:王嘉懿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百人红通令公布一周年:26人归案 半数涉贪污罪

    据中新网记者统计,26人之中,有13人涉嫌贪污罪,包括戴学民、李华波、顾震芳、杨进军、方翠英、朱振宇、邱渤海、裴健强、黄玉荣、储士林、付耀波、张清曌、常征等。

  • “百名红通”4号嫌犯黄玉荣回国自首 已潜逃13年

    黄玉荣涉嫌贪污受贿犯罪,2002年8月逃往美国,距今已潜逃13年之久。

  • 红通嫌犯黄玉荣回国自首 一家四口疯狂敛财

    除了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外,同时她还是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之妻。

  • 河南省42名外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已追回20人

    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必须抓好的一项政治任务。尹晋华:追逃追赃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河南省成立省、市、县三级追逃办,作为各级统筹协调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的指挥部,为追逃追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追逃追赃工作机制。

  • 曾子恒:低调技术男很少出席公开活动

    除了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玉荣之外,另一位就是河南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监督站副总工程师曾子恒。据悉,曾子恒出生于1971年7月15日,生于河南, 因涉嫌职务侵占犯罪,被河南省巩义市检察院立案,2011年10月逃亡加拿大,2014年10月10日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

  • "红通"头号杨秀珠自首 会被判处终身监禁吗?

    11月16日下午3时许,北京首都机场,“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走下飞机舷梯,跨越13年、辗转多国的逃亡生涯宣告终结。逃亡中遭遇敲诈美国当“包租婆”  深读搜索公开报道发现,2003年4月20日,当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杨秀珠出逃,已查清涉案金额达2.5亿元。

  • "红通"头号杨秀珠自首

    投案自首的杨秀珠会否被判终身监禁?对“红通”归案人员的审判有何不同?

  • 十八大以来已有133名副省级以上官员被查处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去年以来,我国多次释放将海外追逃作为中国反腐“第二战场”的强烈信号,并采取多项举措开展追逃追赃。

  • 媒体:程维高之子等人列国际红色通缉令中

    在名单中,记者发现疑似已落马的前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之妻黄玉荣;疑似已伏法的广西桂林巨贪李和平之妻黄艳兰;疑似“鄱阳大案”鄱阳县财政局经建股股长李华波之妻许爱红等。2005年,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因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终被判无期徒刑。

  • 媒体:程维高之子等人名列国际红色通缉令中

    在名单中,记者发现疑似已落马的前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之妻黄玉荣;疑似已伏法的广西桂林巨贪李和平之妻黄艳兰;疑似“鄱阳大案”鄱阳县财政局经建股股长李华波之妻许爱红等。2005年,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因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终被判无期徒刑。

  • 特朗普就任后美国或入亚投行 外交部:并非坏事

    问:近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称,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布朗菲尔德将于11月21-22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14次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会议。答:日方拟将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岛北部、西表岛等四岛项目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中方对日方上述项目可能影响中方有关权益存在关切。

  • 中纪委反腐片曝光77名官员 有副国级有村主任

    今晚,中纪委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出最后一集《标本兼治》,谭栖伟、蒋洁敏、刘铁男等省部级大老虎悉数亮相。观海解局记者注意到,亮相的落马官员中,省部级官员相对较多,包括聂春玉、杜善学、陈川平、白云、金道铭以及河北省原省委书记周本顺等等。

  • 郑州市检察院晒“成绩单” 5年查办职务犯罪1996人

    9月13日上午,郑州市检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晒出了过去5年郑州全市检察院的“成绩单”。还积极查办中原区董砦村原党支部书记井书修受贿537万元案、新密市刘寨村原党支部书记邓西平挪用公款1400万元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情节恶劣的“小官大贪”案件。

  • 郑州市检察院晒“成绩单” 5年查办职务犯罪1996人

    郑州市检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晒出了过去5年郑州全市检察院的“成绩单”。

  • 百份红色通缉令全扫描:女巨贪、逃跑书记等在列

    题:百份红色通缉令全扫描:女巨贪、逃跑书记等在列 红色通缉令是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国际通报,其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