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焦点图 > 正文

银行理财资金楼市加杠杆 涉房投资余额42个月增至2.09万亿

2016年11月08日07:51  来源:证券日报

5034

    商业银行与房地产业的亲密,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之内的开发贷和按揭贷。数据显示,银行理财资金近年来加速流入房地产业,如今已经是万亿元量级。

    记者统计发现,从2013年年初至今年中期的42个月内,明确投向房地产业的银行理财资金的余额已经由最初的1650.71亿元飙升至2.09万亿元,增幅高达1166%。

  理财资金加速流入房地产业的情况显然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半个月时间内,监管部门两次对于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敲响警钟,并强调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银行理财资金“涉房”

  三年半增长近12倍

  虽然近年来时不时就有“银行与开发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传言,但是数据显示,银行与房地产业的合作可谓表内表外均快速增长。

    记者根据《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理财市场报告》的权威数据统计发现,从2013年年初至今年上半年的42个月内,明确投向房地产业的银行理财资金的余额已经由最初的1650.71亿元飙升至2.09万亿元,增幅高达1166%。

  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累计有18.99万亿元的银行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截至2016年6月底,投向了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余额16.03万亿元,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0.74%。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分类,其中规模最大的五类行业为: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地产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和道路运输业等,前五类行业占比分别为14.21%、13.06%、11.68%、6.78%、5.68%,合计为51.54%。具体来看,2013年年初,房地产业仅排名第八位;2013年年底该余额增长至2465.01亿元,排名一度跌至第十位;2014年年底增至3620.2亿元,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九位;不过,房地产业在2015年年底的排名快速上升至第三位,该余额已经激增至1.54万亿元。

  也就是说,2015年是银行理财资金大举流入房地产业的关键时点,而且这一态势在2016年上半年得以延续。而上述时间点与地王频出、房价快速上涨的时间点可谓“暗合”。

  事实上,今年中期上市银行合计的涉房贷款高达18.53万亿元,如果再加上银行理财资金的逾2万亿元,银行对于房地产业的信贷支持超过了20万亿元,其“杠杆力”不容小觑。

  半个月内

  监管两度敲警钟

  银行理财资金与房地产业的对接,如今已经成为监管的敏感点之一。

  银监会10月下旬召开的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针对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提出要求。会议指出,须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审慎开展与房地产中介和房企相关的业务;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并加强了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

  11月3日,央行上海(楼盘)总部再次重申,各商业银行要严格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切实防止信贷等各类资金,尤其是理财资金违规进入土地市场。据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公告,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11月3日发布了《关于切实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精神 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有序运行的决议》,决议重点强调,要继续加强对首付资金来源的审查,强化对借款人及其配偶收入证明真实性的审核,审慎评估借款人家庭偿债能力,严禁变相规避调控政策和住房信贷管理规定。此外,决议还要求各商业银行要切实防止信贷等各类资金,尤其是理财资金违规进入土地市场。这是半个月时间内,监管层第二次提到严禁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违规“动作”

  监管易预防难

  对于监管两次提及的“违规”行为如何界定和监管,银行业人士表示,“事后监管相对容易,事前预防比较难。”

  截至2015年年底,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中的商业房地产(保障房除外)共计847.5亿元。

  据了解,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开发贷方面实行白名单管理,部分不在总行名单上的房企转至表外,通过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间接融资。

  不过,2016年7月份,监管部门公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其中有关投资管理的条款发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确保理财产品投资与审批流程相分离,比照自营贷款管理要求实施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并纳入全行统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也就是说,今后银行理财资金投资即便是合规流入房地产业,其审批标准应该比照自营贷款管理要求,白名单之外的企业很难获得来自银行业资金的“输血”。

文章关键词:银行理财;理财资金;理财产品;理财市场;房地产业 责编:陈晓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齐现“双降”

    理财产品三季度发行量出现负增长,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62%,创近三年季内最大跌幅。

  • 银行理财缺乏有效投资品 有意控制规模增长

    投资品来源的问题解决了,理财有效规模自然会增长。银行也是企业,要以效益为前提,若有些业务规模无法带来效益,就要适当控制。

  • 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再受限 增量不做权益投资

    上周五开始,以下传闻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流传:“接中国结算通知,已暂停银行理财资金作为委托人开立定向专用证券账户,暂停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专项计划或信托计划作为委托人开立定向专用证券账户,银行自有资金不受上述限制,通知之日开始执行。”

  • 银行理财平均收益今年跌破5%概率大

    作为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晴雨表,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近期全面下行,3月期利率更是创下两年半以来的新低。不过,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显示,4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17%,比上月略有上升。

  • 银行理财产品加速转型 结构性理财产品将暴增

    结构性理财产品关注度持续上升。近日,业内人士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今年有望保持去年暴增势头,预计银行将加大挂钩股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此外,随着投资者理财需求增加,理财方式多元化趋势明显。

  • 65款保本型银行理财"降息冲击"评测 短期胜长期

    最高收益率5.5% 65款保本型银行理财“降息冲击”评测

  • 银行理财春节收益超过6%

    春节将至,为了弥补买年货、送红包的大笔支出,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是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关注的话题。北京晨报记者在一番探访后发现,现在理财正当时宜,不仅银行理财产品不降反升,互联网金融平台也是红包多多……套用一句广告语:春节前的理财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 银行理财加大产品结构转型

    “从2004年到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运行满10年。这10年,银行理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1月17日,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在和讯主办的“银行理财下一个十年”论坛上表示。

  • 银行理财成居民投资主要方向

    截至2014年11月末,银行理财保有量接近15万亿元,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连接投融资客户的重要桥梁,居民投资的主要方向。

  • 银行理财凶猛入市 “最大金主”拥抱A股

    “小张啊,下一期那个理财产品我就不继续买了,和几个朋友商量好了,留着钱准备一块儿打新股呢。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中国证券报表示,从长期来看,个人投资者将资金从银行理财产品撤出进入股市是大势所趋。

  • 银行理财哪家强:小银行再度跑赢比赛

    和以往一样,中小银行因为存款压力更大,因此给投资者开出的“价码”更高,他们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大银行而言也更高。不过,由于降息通道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必然持续下行。年末,银行出于留客户和存款的需求,一般都会抬升理财收益率,投资者不妨抓住这一机会。

  • 银行理财遇“政策感冒”

    央行降息的影响还在发酵,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又接踵而至。多重政策影响下,银行理财市场已然悄然 “降温”,不仅发行产品的数量明显减少,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趋势也开始显现。

  • 上周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6%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上周70家银行共发行了800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与上期持平,产品发行量增加18款。其中,保本浮动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共202款,市场占比为25.25%;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598款,市场占比为74.75%。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6%,较上期下降0.09个百分点。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41款,市场占比为5.13%。

  • 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爱卖基金?提成仅次于保险

    相比于基金等代销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说是银行“自家的孩子”,但是“自家的孩子”并不一定总是占据优势,《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发现,部分理财经理更愿意推销基金产品。

  • 银行理财也要打破刚性兑付

    据银率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消费者金融能力报告》数据显示,近五成的受访者会选择利用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理财,可见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多数投资者首选的投资品种。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银行头条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保险头条

中国太保荣获上海金融创新奖多个奖项

股票资讯

财经要闻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