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职业化:陕西84人被认定为首批高级职业农民

2014年11月24日06:58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核心阅读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陕西从2011年至今,全省已认定各级职业农民3835人,探索着新时期“谁来种地”“如何种地”。

  随着城镇化推进,“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日益受到关注,一方面指向“饭碗能否端在国人手里”的粮食安全大计,另一方面则关系千家万户的农业食品安全,“安全不是管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需要从生产经营者的源头解决。”陕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戴建昌说。

  传统的所谓“农民”,往往是以户口和身份来区别的劳动者。近年来,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职业农民”这一新型职业群体呼之欲出。

  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不高,宁肯租房打工,也不回乡务农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效宏聊起下乡时听到的“口头禅”,双眉微皱,“至于‘90后’呢,根本不谈种地。”

  “初中毕业时,满脑子就想着咋‘逃离’农村”,70年代生人的宁蒋娟,是西安市长安区大兆村村民,“跑到城里开起小饭馆,一干就是二十来年,比种田赚得多了去了。”

  今年26岁、同样来自长安区东大街办郭北村的刘楠,高考考上了西安工程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同学大多是农家子弟,宁肯在西安租房打工,也绝不回家乡务农。”

  大量劳动力进城、半工半农的兼业化农业普遍存在……“问题是表象,关键在于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低,产业比较效益不高”,杨效宏坦言,如果不能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实现其个人最大价值,“把人家‘绑’在地里也不会干。”

  当然,除了不愿种地,相当多的人已经是不会种地。2008年,偶然间听了一堂土地流转惠民政策的讲座,“赚到第一桶金”的宁蒋娟满腔热情,决定回乡创业,“投资30万元,流转来50亩地种植大棚西瓜,几乎是我开饭馆的全部积蓄”,结果没有技术、不懂市场、不会营销,“第二年就赔了接近20万元。”

  “种西瓜就像开饭馆,术业有专攻”,痛定思痛的宁蒋娟很快领悟到,“咱出身农民,未必会种地。”

  “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职业,划分为四种类型三个级别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陕西将本省新型职业农民分为了生产经营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农业产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动物防疫员等)和新生代型(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四类。

  “职业农民应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杨效宏说。

  从2011年以来,陕西省农业厅经过调研、试点,先后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顶层设计”日渐清晰。

  《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首先划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16岁到55岁间,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初级职业农民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级要求高中或农科中专以上文化程度,高级则应具备农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初级职业农民收入应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0倍,中级达到10—20倍,高级达到20倍以上;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具备现代农业理念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掌握先进生产经营模式,具有示范带动效应,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每年认定一次,按指标计分,制定培训教材与课程

  认定之前,培育是关键。陕西省农业厅成立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以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目前,陕西省12个市107个县区均已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有6个市正式发文成立了培育领导小组”,陕西省农广校副校长杨建军说。

  在此基础上,调查摸底,“初步统计,全省符合职业农民特征的培育对象达到20多万人”,戴建昌介绍;同时,对省内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人员等进行了摸底统计,指导市县认定了一批实训基地;此外,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和实训操作课四大模块共计560门课程,组织400余名专家编写了第一批41套教材,目前已出版21套,其余正在出版印制中。

  今年以来,陕西省市县各级陆续开展了第一批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按照高、中、初三级分别由省、市、县认定的原则,每年认定一次。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经营规模、生产效益和职业道德等5项,实行百分制评估,前三项各占20分,生产效益占30分。资格认定实行逐级推荐,获得初级证书方可考核认定中级,以此类推。

  前不久,陕西省认定了84名首批高级职业农民。截至目前,当地市级认定中级职业农民55名,区县认定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

  职业农民需要技术、理念指导,更需要产业扶持

  “经过区、市笔试、面试和评审,认定为中级,又推荐我到省上参加考试,可惜没考过”,宁蒋娟略有遗憾。

  据她介绍,近几年,农广校、农技中心一直指导她更新设施、引进品种,帮她掌握种植技术、农业法规、市场营销知识,还帮她注册了“瓜大姐”品牌,同时对土壤产地进行品质认证,“如今咱自家经营了110亩地,去年果蔬种植收入达16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宁蒋娟告诉记者,“认定为职业农民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多。”

  “对职业农民的培育,不仅是传授技术、指导思路,更得在产业扶持上下功夫”,戴建昌向记者强调。

  此次获评为中级职业农民的刘楠,去年开始攻读农广校继续教育大专文凭,是典型的新生代职业农民,“我想建一个物流冷库,但需投资40多万元,找银行贷款难度很大。”他期望有关部门给予职业农民更多资金扶持。

  今年,陕西省职业农民培养任务为1.5万人,预计2020年总数将达20万人。目前省财政资金已配套8580万元,其中已拨付500万元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引导小额贷款向职业农民倾斜。

  “培育职业农民绝不等同于以往的农民培训,是升级版而不是加长版”,戴建昌告诉记者,“目前的难点在于,全社会职业农民培育的氛围还没有形成,特别是部分市县一级农业负责人员,本身就对职业农民的概念不清晰,对其意义认识不清楚、不到位。”杨效宏也认为,“推进职业农民培育并非农业部门一家的工作,还需要制度的顶层设计。” (记者 姜峰)

文章关键词:农民;农民专业;农民培训;兼业化;农民收入 责编:王芳菲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农民到城里租房就有户口 买房有补贴

    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会面临不少门槛。而首个难题是户口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意见出台四大举措。

  • 农民城里租房就有户口

    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会面临不少门槛。而首个难题是户口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意见出台四大举措。

  • 柘城:引导农民种辣椒 富民兴县奔小康

    柘城县是被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三樱椒之乡”,已有40年的栽培史。全县三樱椒种植面积达40万亩,几乎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辣椒年交易量50多万吨,年产干椒10万余吨,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 柳河镇张庄村农民编织小康生活

    柳河镇西部的张庄村人多地少,当地政府根据扶贫调查摸底情况,决定对张庄村实施产业帮扶脱贫。经多次沟通协调,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使新鹏泰塑编厂与张庄村成功“联姻”,采取“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由政府牵头,负责加工项目的组织、宣传和实施,企业负责技术培训,村委会优先选择有一定劳动能力、积极性高的贫困户与塑料编织袋厂对接。

  • 虞城:“四辆马车”助民奔富

    虞城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实施四大产业扶贫模式,“四辆马车”助民奔富,成效明显。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

  • 农民兄弟乐队

    “建业足球是河南体育的一面旗帜,作为河南本土音乐人,我们也一直期待为自己的家乡球队写歌。足球与摇滚,二者本身有很多相似之处。”谈及创作《永不言别》的初衷,蒋立炜这样说。实际上,前不久,农民兄弟乐队就曾改编《手榴弹之歌》致敬建业队长戈麦斯。

  • 农民网购假货 法官帮助维权

    时下,网购势头强劲。但是,火爆的背后,消费纠纷也层出不穷,如果与卖家协商无法解决,不少消费者最终想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农民书商在宝丰县开办公益图书馆 24小时不打烊

    10万册图书免费看,阅览室里安静舒适有茶水,还24小时不打烊。如果说这样的“高配置”来自县城里一个农民开起来的图书馆,你相信吗?昨天开幕的宝丰县首届读书节里,承办活动的24小时公益图书馆成为最大亮点,而它的背后,是一个普通农民书商不普通的公益“书香梦”。

  • 国务院释放重要信号 这类人要暴富了!

    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不再迁户口了,一部分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农村户口人员,已经完全具备落户城市的条件,却还是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而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大整合,或许可以看作是房地产业的“前十年”,经过大整合后,也许未来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呢?

  • 好心的车长您在哪儿?十年前您救助的新乡大爷来送锦旗啦

    10年前,一名新乡的农民在郑州坐公交车时发现钱包丢了,公交车长不仅帮他投币,还送他路费让他回家。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