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见红色家风 > 正文

《豫见红色家风》系列策划②大伯引导我成了那届五个学生党员之一

2016年10月28日16:18  来源:映象网-猛犸新闻

5034

  中原大地,有前辈先贤留下的厚重文明,也有老一辈革命者树立的厚醇之风、沉淀的优良传统,在喜迎河南省十次“党代会”之际,河南省委老干部局联合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由大象融媒旗下东方今报·猛犸新闻筹备制作,推出《豫见红色家风》系列特别报道,通过老党员、老革命后辈子女的回忆与讲述,再现父辈的故事,以及家事家风对自己及后代的影响。

  愿我们在这些红色记忆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从这些“河南故事”中传承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愿文明河南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今日推出《豫见红色家风》第二期。

  赵长春/文

   如果大伯健在的话,今年90岁。

   大伯走时,精神很好,说是想喝碗豆腐脑。父亲骑车到街上,给他买回来一碗,喂他。喝了约有小半碗,大伯摇摇头,长舒了一口气,望着墙上的一张相框,说了句“照片跟我走……”人就走了。

   相框里嵌着几张照片,很旧的照片,黑白,发灰,发黄,诉说着所定格的历史,与大伯有关。大伯很骄傲这几张照片,这是他后半生的荣耀,更是他的责任,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责任。

  大伯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1952年的那个秋天,大伯从朝鲜战场上辗转回到故乡时,披红戴花,被县人民武装部的领导陪同着,被村上的人簇拥着,到了我们家的老宅院前。正在院子里捡拾棉花的祖母被这阵势惊呆了:她以为整整十年没有音信的大儿子早已埋骨他乡了,现在却突然回来,戴着军功章,带着乙等残疾军人证,还有他的中国共产党员证。

  当时的情节,据我父亲回忆,祖母没有哭,或者在过去的十年里,祖母已经哭干了眼泪;大伯跪在了她的面前,跪在了院子里的香椿树下,号啕大哭,惹得不少人乱抹眼泪……第二天一早,祖母的弟弟听到消息后跑来了,叫醒了刚刚入眠的大伯,也是号啕大哭。

  十年前,就是作为舅父的他,受祖母之托,带着大伯出去做小生意,想挣些钱养家,半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大伯没有跑走,舅甥两个失散;而祖母一直埋怨她的弟弟,年年回娘家问他要人,开口第一句就是“你把我大娃儿弄哪儿去了”。

  过去的十年里,大伯的经历是:被抓了壮丁,当了国民党的兵,与日本人打,跑来跑去,最后成了傅作义将军的兵,守护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大伯随所在的部队被改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反霸,因为作战英勇,火线入党;接着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在一次深入敌营“抓舌头”时,踩了地雷,右腿被炸伤,一个小队的战士就剩下他和另外一个人。伤养好后,光荣复员。

  大伯和他舅父长得最像,关系最好。后来的日子里,走亲戚时,两人常就着简单的菜,喝着薄酒,说这说那。作为舅父说的是“我对不起你妈……”,可惜,我的祖母听不到了他这发自内心的表白,就在大伯回来的第二年,祖母就去世了。

  这是大伯的一大遗憾。他觉得他还没有尽一下孝心。于是,大伯就把他的爱转给了他的亲人,他的故乡。

  立了军功复员的大伯 操心村子的方方面面

  立了军功的大伯,作为二级乙等伤残军人,他所带回来的抚恤金,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是他没有将这笔钱用来修房盖屋,娶媳妇。大伯更多地帮助了故乡,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名义。

  比如,当年的那所小学,就在大伯的院门口。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成为他很好的作息时间。他喜欢孩子们,就联系学校,对学习好的贫困学生给予奖励,无非是铅笔、写字本。大伯年年这样去做,直到因为公路拓宽,小学校搬离。包括那些年的每个冬天,大伯都提前买回来在当时算是奢侈品的塑料薄膜,钉在窗上。“叫小孩儿们暖和一点儿……”大伯说:他在朝鲜战场上冻过,太难受,“人都冻木了!”

  比如,淘井。大伯回来后,改变了村里三五年淘一次井的旧例,牵头组织年年淘井。秋末了,水位浅了,大伯买来酒菜,请来淘井人。他会提前一天通知各家挑足水,第二天一早,淘井人下井干活。淘出来掉下去的东西,还有污泥,等等。在战场上渴过的人,都会这样做的。大伯说的还是他在战场上的经历,没有水喝,渴的滋味儿太难受。他的战友有渴死的。

  比如,当动员我们家从老宅基地往村子里集中时,大伯先答应了,并且回来劝全家人,做了说服工作,祖父就听了大伯的话。大伯说:“我是共产党员,咱不先搬谁搬?我得带头,党员带头,群众加油……”不识字的大伯,说起这些很顺溜。

  还有,每到冬天,水凉,结冰,人们不好过河。大伯就自掏腰包,在河面用几根粗口径的水泥管并排,上面铺垫上秸秆、黄土,平平的。水从下面走,人从上面过,免去了腿脚受冻之苦。

  伤残复员后,大伯就做着这些小事情,认认真真。一定程度上,缘于他珍重他是我们村子第一个共产党员的荣誉。虽然大伯做的事情很小,但他坚持做着,一年又一年……如此下来,人们谈及大伯,多以“老党员”代称了他的名号,辈分,特别是现在。走到村口,谈及大伯,人们会指着一棵老杨树,“这是老党员种下的,好几十年了。”

  老党员,成了村人对大伯的称呼,有着尊重,有着敬仰。

  大伯培养教育、发展党员要求极其严格

  大伯一生未当官,只在战场上任过侦察兵小分队副队长的临时职务。他复员回村后,更不要求当官。他说,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幸福到了天上。他说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没有文化,不能耽误党的建设。不过,大伯接受了组织给他的另一个任务:培养教育、发展党员。

  那时候,入党特别严格。群众基础不好的话,谁也不敢也不会联系培养。有个人,高小毕业,当时算是很有文化了,就想入党想提干,可是身上有污点,大伯不同意。一次次不同意,上级党组织就一次次不批。那人就在晚上散发了数条标语,在村头,在路口,表达不满。一早,起来拾粪的人发现了,上报,定性为反动标语,就追查……那人说,标语内容是对大伯的发泄,因为村里就大伯一个是“共产党员”。最终那人获刑。多年后,我与大伯谈起这事。大伯说,骂我中,但不能说共产党不好。党对我有恩,我得对党忠诚。

  在大伯的心中,中国共产党至高无上,别人不能胡乱评价。大伯所经历的岁月,使他能够真正地体会和理解信仰、信念与牺牲。在村中老榆树下的饭场里,他和一个成分高的人辩论,列数字,搞对比,很实在的话说得人家面红耳赤。大伯的结论是:共产党好!共产党才能领着咱老百姓吃上好面馍,穿上花衣裳,住上砖瓦房,将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当年,我接到入学通知书后,跑到麦场里,给正在干活的大伯看。他很高兴,“好好上学,好好学习,好好表现,当个党员!”我很听大伯的话,他给我述说过的故事,能够让我在接受抽象理念的同时,多了一层感同身受,可以回到历史现场,深刻理解那已经远去的悲壮。毕业之际,我是那届五个入党的学生之一……谢谢大伯!

  致敬和大伯一样的中国共产党员们

  写到这里,我总是忆起儿时的一个场景:春节前,大伯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把“军属光荣”的牌子擦得干干净净,穿得干干净净,别上他的军功章,迎候乡镇领导上门慰问。敲锣打鼓中,一块肉,一盒点心,一张精美的慰问信送进院门。慰问信的抬头是:尊敬的赵福祥同志,您好!

  大伯名福祥,1926年生,1949年入党,2010年去世。作为千万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之一,他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老党员”的称号逝去,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增了光,添了彩。

  致敬,大伯!

  致敬,和我大伯一样的中国共产党员!

文章关键词:豫见红色家风;红色记忆;学生党员;豫见红色家风;党代会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父亲的“犟劲”帮我征服荒山

    在父亲的人生信条中,“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最高准则。无论是在那,他始终把党的事儿放在第一位……

  • 《豫见红色家风》系列策划⑥:“不留财产留知识”影响了三代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工作期间,齐汝祯先后被国家煤炭部、冶金部和省市表彰,多次当过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企业家,并接受过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和邓小平的接见。

  • 《豫见红色家风》系列策划⑤:毛主席一句话成父亲一生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愿我们在这些红色记忆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从这些“河南故事”中传承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愿文明河南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映象网探访《亮剑》原型王近山

    李云龙是虚构的任务还是真有其人?而他的原型又是谁?

  • 追寻红色记忆 映象网探访《亮剑》原型战将王近山

    李云龙是虚构的任务还是真有其人?而他的原型又是谁?“你们看,这是王近山中将,他就是《亮剑》李云龙的原型。”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讲解员介绍,在战场上王近山被人称为“王疯子”,而他的一生就像电视剧《亮剑》那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 河南省委老干部局、大象融媒联合推出《豫见红色家风》系列报道

    厚重河南,红色家风。在河南省十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河南省委老干部局联合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由大象融媒旗下东方今报、猛犸新闻筹备制作,推出《豫见红色家风》系列特别报道。

  •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路上的红色记忆:南梁梅家豆腐

    9月22日下午,网络媒体采访团走来到了红色旅游小镇---庆阳市南梁镇。1980年,赵莲英去世后,梅建顺的母亲高凤英独自支撑着豆腐坊直到梅建顺的妻子谷清梅过门,谷清梅成了梅家第三代磨豆腐传承人。

  • 南阳“曹氏故宅”里的红色记忆

    1934年,中共南阳县委在这里诞生;这里是南阳党史上著名的革命英烈曹云阁、曹建明的故居。孙家楼2号院的一砖一瓦,都在述说着历史深处的革命故事……

  • 追寻红色记忆:英雄已去地雷战精神永存

    “九·一八”前一天,伴着秋雨的淅沥,记者走进“雷乡”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赵疃村。去年8月5日,电影《地雷战》中女主角“玉兰姑娘”的原型英雄孙玉敏去世,她是我市最后一位全国民兵英雄、地雷战传奇巾帼英雄。

  • 追寻红色记忆:手绘像追忆英雄往事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老一辈革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几十年过去了,雷锋精神依然是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最好诠释,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践行。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