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微信朋友圈自制“私房月饼”热销

2017年09月14日10:32  来源:北京晨报

5034

  中秋节快到了,月饼渐入销售高峰。北京晨报记者发现,除实体店的传统月饼外,朋友圈里私房个性化月饼也卖得火热。工商部门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通过微商购买手工自制月饼,如果购买,也要确认月饼的保质期、寄送时间,以防过期。此外,还应要求商家出具相关有效票据,便于日后维权。

  现象 微信内自制月饼热销

  北京晨报记者发现,中秋节前,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自制月饼,大多打的是“自家制作”、“手工现包”等私房牌。有的人更是把食材、月饼制作过程等信息发到朋友圈内。“刚开始我是想做点给家人吃,并送一些给亲朋好友。后来做多了,想着可以在朋友圈卖。”吴女士说,她做的月饼有莲蓉蛋黄、牛肉、豆沙等口味,除广式月饼外,还有苏式月饼。上周,她将制作流程和成果发在了朋友圈,没想到,吸引了不少好友关注。一些好友看到月饼做得挺漂亮,就找她买了一些来试吃。吴女士说,自制的月饼一个大约有100克,根据口味不同,定价在每个10至15元。“一些好友尝过后,觉得味道还可以,又继续来买。”吴女士说,这两周,她和婆婆一起做了四五百个月饼,卖出了300个左右。

  质疑 私家月饼属“三无”不放心

  记者发现,朋友圈内销售的自制月饼,大多标榜“手工DIY”、“用料新鲜卫生”、“纯天然无添加”, 无添加剂、货真价实和私人定制是最大卖点,有卖家还将自己制作月饼的用料、过程拍成照片或视频发到网上,给顾客个“定心丸”。但是,制作出来的月饼大多是用食品袋直接包装,然后出售,包装上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以及食品标签。

  “微信中卖自制月饼,卖点就是干净卫生,销售对象多为身边好友,产品质量信得过,可以一试。”市民陈先生说。但是也有市民持不同观点,黄先生称:“这些私家自制月饼既没有生产经营资质、外包装也无任何标志,没有相关部门检测把关,属于“三无”产品啊。”

  提示 自制月饼难以监管谨慎购买

  北京市工商局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目前主要突出对商场、超市等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至于家庭自制的食品没有监管。“现在抽检的前提就是该商品具有QS食品安全准入标志。但是现在,很多微商、网店的产品都是手工自制的,其中一些微商甚至没有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资质,本身就属于无证经营,甚至无法抽查。”

  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通过微商购买手工自制的月饼,如果一定要买,也务必要选择有正规的食品生产经营和运营资质、信用评价高的商家购买;购买时也要确认月饼的保质期,尤其是一些现做现卖的月饼,更要确认寄送时间,以防过期。此外,还应要求商家出具相关有效票据,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便于日后维权。

文章关键词:微信朋友圈;自制;私房月饼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男子发侮辱性言论 被判在朋友圈道歉5天

    本案中,刘某在朋友圈多次使用“抢夺”、“诓骗”、“强盗公司”等侮辱性字眼形容A公司,已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中的侮辱行为。

  • 党员干部怎样“玩转”微信朋友圈

    党员领导干部在网络空间发表评论、转载文章时,必须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坚定政治立场;在微信上转载文章时,应首先对文章进行甄别再发布。

  • 微信朋友圈爱心接力 民警帮助“萌娃”回家

    近日,焦作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治安巡防大队民警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爱心接力,帮助走失儿童找到父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

  • 微信朋友圈传"有人开车偷孩子" 周口警方出面辟谣

    最近在周口网友的微信朋友圈流传着“有人开车偷孩子”的消息,看得大家人心惶惶。日前,周口警方辟谣说,经过核实,我市并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其实类似传言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网络上,市民切勿信谣、传谣,他们会依法追究制造、传播网络谣言者的法律责任。

  • 一步臭棋还是好棋?

    在微信广告中,微信官方用特别文艺,特别有逼格的语调说:广告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广告可恶,而是广告不懂用户,我们试图做些改变。

  • 对官员的“朋友圈”不必热议

    “朋友圈”本来是大家分享快乐,共享知识的途径,对于官员的“朋友圈”晒还是不晒,对于官员来说并没有法律上或纪律的要求,不晒也是可以的。

  • 网店微信朋友圈卖食品先得持有许可证

    10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首次将网络食品经营纳入监管,这意味着在网络平台售卖食品的经营者,都必须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才能入网经营。

  • 90后微商女孩:我要突破自己

    微信朋友圈不仅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常用工具,更成为商家拓展营销可利用的新手段。而其门槛低、投入少、推广成本低的优势也成为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形式之一,今年24岁的女孩屈培榆便是其中之一。

  • 微信朋友圈要推送广告了,你准备好了吗?

    “它无孔不入,你无处可藏,不是它可恶,而是它不懂你,我们试图,做些改变。”昨天,一条署名为“微信团队”的用户,在一些人的朋友圈中,发了六张带有这些文字的图片。是的,微信要在朋友圈推送广告了。今后,大家的朋友圈里将出现什么样的广告?这种盈利模式又将给微信带来什么?

  • 微信测试朋友圈信息流广告

    1月21日早间消息,部分网友发现,腾讯微信已开始悄然在朋友圈内测试信息流广告,预示着微信将在商业化方面迈出出重要的一步。今日早间,部分网友发现自己朋友圈内被“插入”了一条来自账户名称为“微信团队”的信息。

  • 警惕微信朋友圈“祈福”陷阱

    昨日,一条为灾区祈福的消息在朋友圈疯转,只要输入个人信息,就能将“我叫××,我来自××,我是第××位为灾区祈福的人”分享到朋友圈,参与人数超过4000万。很快,另一条消息却让朋友圈内风声鹤唳,该消息指责“祈福”信息会通过网络抓取数据包的形式,套取参与者的身份信息、微信数据和居住位置等内容。

  •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 经济广播将“全媒体时空连线”

    每年全国“两会”前后,热点讨论的议题总会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的焦点,所涉及到的行业、上市公司都会有所表现。”2月28日,在浙江杭州下沙法院的法庭上,何某一度泣不成声……(《财富黄金档》上午版)

  • 杞县协警捡到钱包 微信朋友圈里找失主

    捡到钱包的第一时间,我就把失主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了出去,当一个网友看到信息打来电话说认识失主时,和失主认给我打电话的时间仅相差了不到十分钟

  • 方言等级考试题

    “英语四六级神马的简直弱爆了,来做一下我们金华话六级专业测试,好好感受下南方火腿方言……”这两天,一份各地的方言等级测试卷火遍微信朋友圈,包括浙江金华话、温州话等等。当浓缩的“草根”语言遇上一张正经试卷,多数人觉得十分新鲜好玩。

  • 网友抢捐款红包拒还

    近日,在某微信群里,众网友以爱心红包形式为一名癌症患者捐赠。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则告诉……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银行头条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保险头条

中国太保荣获上海金融创新奖多个奖项

股票资讯

财经要闻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