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银行资讯 > 正文

银行存款屡现“失踪” 索赔追回不能“无踪”

2015年01月20日15:45  来源:工人日报

5034

  据新华社1月18日报道,公认十分安全的一笔笔银行存款,近日却在多地频频出现“失踪”:浙江杭州42位储户发现,自己的数百万元银行存款仅剩少许甚至被“清零”;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存款也出现“异常”,近3个月就有存在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的5亿元不知去向。存款丢失后,大家最关心的是能否索赔追回,对此,有律师认为,“几乎不可能”。

  长期以来,在百姓心目中,银行是存钱的绝对“保险箱”,只要将钱存进银行,储户就可以高枕无忧。哪里想到,银行也可能“弄丢”储户的存款。

  上述报道,将银行存款“失踪”的主因归结为三:一是“存款大盗”与银行“内鬼”合伙,打着高利息旗号骗取存款,资金被存入后立即被转到其他账户,有些高息存款实质是非法集资;二是遭遇“忽悠”销售,部分存款变“保单”;三是系统缺陷、信息泄露,存款被盗取。这三种情形都与一些银行对违法违规的警惕意识低下,技术升级迟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针对储户存款“不翼而飞”,相关专家认为,储户将钱存入银行,双方也就形成了合同关系。只要储户有合法的存款凭证,自身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及重大过失,银行理应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至少应该一查到底,给储户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而不是成为不可思议的“悬案”,让储户索赔“无踪”。

  据说每当有存款“失踪”,确定是储户、银行还是银行员工个人的责任十分困难。这也成为银行推诿扯皮的理由。事实上,不管存款是怎么“失踪”的,都是从银行“失踪”的,公众的想法是,除非银行能拿出充分证据,证明存款丢失完全是储户的过错。否则银行就应该承担责任。而非像实际操作那样,首先要求丢钱储户自己取证,以证明银行存在过错,否则对存款“失踪”不负责任。

  银行不能让储户存款“丢了白丢”。否则,“个人合法储蓄存款的所有权不受侵犯”的规定就成一纸空文。对于存款屡现“失踪”,储户应具备自我保护意识,监管部门也应该完善监管措施,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应明确举证责任承担原则,是谁的过错由谁承担责任。模糊的制度,只会加重银行和储户的对立。(何勇海)

文章关键词:银行存款;失踪;银行员工;索赔;无踪 责编:张开放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钱存哪银行存款更“划算”

    6月27日,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截至6月30日,人民财经通过查阅各商业银行官网发现,多家银行已相继调整利率。整体而言,城商行及全国股份制银行要高于国有大行。

  • 钱都去哪儿了?银行存款增速一季度直线下降

    进入四月份,银行业陆续发布今年一季报。在延续去年年末净利增速回落的同时,更让银行揪心的存款增速也出现了大面积回落。那么,问题来了:钱都去哪儿了?

  • 银行存款频频“走失” 数额触目惊心

    没有短信提醒,没有电话告知,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却不翼而飞。据警方及银监部门通报,存款“失踪”案件近期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屡屡发生。单笔“失踪”的企业存款最高达3.5亿元,尚未追回的个人存款近5000万元。这让许多市民开始焦虑:这是咋着了,我存在银行的钱还安全吗?以后,我们应该把钱放在哪?

  • 存款去哪儿了? 居民存款渐成高风险

    近期,类似的存款“失踪”案件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屡屡发生:2014年10月,上市酒企泸州老窖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失踪;今年1月10日,泸州老窖又发布公告称,在工商银行河南南阳中州支行等处的3.5亿元存款出现“异常”。

  • 银行卡出事责任在谁

    对于银行来说,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为服务整体安全性提供保障,谨慎核查证件、凭证、信息、密码、签名。在司法实务中,对无密码克隆卡遭盗刷的,有的法院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银行发行的磁条卡技术含量不高、终端系统不能有效识别伪卡交易所致,并判令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银行头条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保险头条

中国太保荣获上海金融创新奖多个奖项

股票资讯

财经要闻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